郑自清
【介绍】:
见郑荣条。
【介绍】:
见郑荣条。
指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出《诸病源候论》。亦名胎前病。
病名。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即骨槽风。详该条。
肾与吸气功能有关。由于肾合命门,命门为“元气之所系”(见《难经》),肾上连肺,其脉上贯膈,入肺中(见《灵枢·经脉》),呼吸出入之气,其主在肺,其根在肾。《景岳全书·传忠录》:“肺出气也,肾纳气也,故肺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指小儿口内流涎,浸渍两颐。脾之液为涎,脾开窍于口,小儿脾气虚弱,固摄失职或脾胃蕴郁湿热,上蒸于口而致。脾气虚弱者,口角流涎清稀,面白唇淡,治宜温补脾气,用益黄散或温脾
【介绍】:唐翰林学士。长于产科,撰有《产经》2卷。
【介绍】:见傅山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亦名胎前吐血。多因胃中积热,或肝郁化热,热伤胃络,气逆于上,血随而溢,则出现吐血。若吐血不止,易致堕胎。因胃中积热者,脘腹胀闷疼痛,吐血色红或紫暗,挟有食物残渣,大便
出《乾坤生意秘韫》。为磁石之别名,详该条。
指相对热灸而言,称不用任何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冷灸,如药物发泡灸等。
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其循行方向均由足部经下肢及腹部而抵达胸部。《灵枢·逆顺肥瘦》:“足之三阴,从足走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