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重古三何医案

重古三何医案

书名。3卷。清·何元长何书田何鸿舫撰,陆锦燧等选。刊于1918年。陆氏选录清代江苏青浦何姓三世医案。其中以何书田医案叙述病源、病状较为详尽,治法切于实用。

猜你喜欢

  • 脑膏

    即耳垢。

  • 假绿豆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决明子之别名,详该条。

  • 小趾

    即第五足趾。

  • 坐产

    古代助产方法。杨子建《十产论》:“坐产者,言儿之欲生,当从高处牢系手巾一条,令产母以手攀之,轻轻屈坐,令儿生下。不可坐,抵儿生路。”现已不用。

  • 嗽血

    证名。见《证治要诀·诸血门》。①泛指血由咳嗽而出之症。又称咳血。《症因脉治》卷二:“咳血即嗽血。”有外感、内伤之别,详见外感嗽血、内伤嗽血条。②指咳声轻而多痰、痰中挟血之症。《景岳全书·杂证谟》:“咳

  • 舌萎

    证名。指舌体萎废,不能自由转动。《灵枢·经脉》:“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即舌痿,参见该条。

  • 心虫

    即蛔虫,详该条。

  • 地毛球

    见《中药志》。为锁阳之别名,详该条。

  • 风寒乳蛾

    病名。指乳蛾之因于风寒而发者。多由肺胃感受风寒,郁遏阳气,以致发为乳蛾。症见喉核肿大如李,头项不能俯,气塞不通,寸关脉浮紧(《病源辞典》)。治宜温散寒邪。可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或刺两手少商、少冲等穴。

  • 肠垢

    证名。指大便时排出的腐浊垢腻物质。多因湿热邪毒郁滞肠道所致。《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肠垢者,肠间津汁垢腻也。”便肠垢,可见于热痢。协热利等。《杂病源流犀烛·痢疾源流》:“其冷热蕴结肠胃间,滑泄垢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