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六。即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见该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鹿肾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参见葛应雷条。
【介绍】:西汉时医家。临菑(今山东临淄)人。淳于意的老师。曾把他自己收藏的多种医书、药方传授给淳于意。
病名。出《兰台轨范》卷五。即鼻衄。详该条。
食早餐的时候,即卯时。《素问·标本病传论》:“冬日入,夏早食。”
见《本草纲目》。为无患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膏粱积热,湿热伤脾所致的痿证。《症因脉治》卷三:“脾热痿软之症,唇焦齿燥,口干作渴,肌肉不仁,身重不能转侧,纵缓不能举动,此《内经》脾热痿弱之症也。”治宜清热化湿。水湿生热者,可用栀连平胃散
【介绍】:见黄武条。
指病人能正常进食,不发生格拒呕吐现象,和疾病的预后有一定联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安谷者过期,不安谷者不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