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葵花
见《云南中草药》。为挖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挖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莎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中藏经》卷上。即瘿与瘤的合称。或单指瘿。参见瘿条。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撰有《伤寒方论》20卷,已佚。
出《广志》。为鹌鹑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杜鸿渐条。
病名。多由风痰火气郁于咽、膈所致。症见牙关紧塞,口不能言,唇清面紫,时流冷涕,汤水难咽,咽喉肿痛。《喉科秘旨》卷上:“哑瘴喉症犯咽膈,口不言兮牙关塞,面紫唇青冷涕流,风疏痰降即无厄。”治宜疏风宣肺,祛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巴豆之别名,详该条。
《症因脉治》卷二方。葛根、羌活、防风、川芎、甘草、白芷、苍术。水煎服。治外感牙衄,身热无汗,有表邪者。
病症名。指头痛危症。《灵枢·厥病》:“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辨证录·头痛门》:“人有头痛连脑,双目赤红,如破如裂者,所谓真正头痛也。此病一时暴发,法在不救,盖邪入脑髓而不得出也。”症
证名。即头眩。《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医宗金鉴》卷二十一:“癫眩之癫字,当是巅字,巅者,头也。文义相属,此传写之讹。”参见眩晕、头晕、头眩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