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一:“耳风毒受在心经。”多由心肝经血热所致。其症耳内流脓带红色,耳鸣,听力下降等。治宜清热凉血,排脓解毒。可选用犀角地黄汤、龙胆泻肝汤等加减。参见聤耳、风耳条。
①经穴名,代号BL12。亦称风门热府,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热府。属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太阳之会。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布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二肋间动
见《江西草药》。即蛇葡萄根,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石韦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指早晨所进食物,至日暮吐出。也有傍晚所进食物,至第二天早晨吐出,称暮食朝吐。多属反胃范畴。《金匮要略心典》卷下:“夫胃为阳,脾为阴。浮则为虚者,胃之阳虚也;涩
见清·汪连仕《采药书》。为六轴子之别名,详该条。
即五输穴。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橘红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见《西方子明堂灸经》。即下巨虚,见该条。
指枣、李、杏、栗、桃等五种果实。《素问·脏气法时论》:“五果为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