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珍珠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腕痈。见该条。
见《药品化义》。为龙眼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蒙筌》。即丁香,详该条。
五脏病邪之一。《灵枢·五邪》:“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素问·气交变大论》:“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又《难经·十难》:“心脉急甚者,肝邪
【介绍】:见张乃修条。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胎萎不长。详该条。
病名。多由杨梅疮毒未尽,漫延上冲于咽所致,参见杨梅喉癣条。
出《串雅内编》。走方医把药性上行的叫做顶。顶药多吐。例如皂矾顶,治风痰上涌而昏倒,用皂荚末、生矾末、腻粉作散剂,水调一钱服下即吐。(腻粉有二种:一为汞粉,一为铅粉,均有毒,宜慎用)
古病名。十水之一。《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青水者,其根起于肝,其状先从面肿,而渐行一身也。”参见十水、水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