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四。即乳痈。见该条。
厥证之一。指卒然昏厥,不省人事的严重病证。一名暴蹷。《素问·大奇论》:“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景岳全书·厥逆》:“脉至如喘者,谓脉之急促如喘,此血气败乱之候,故致暴厥不言,即今人
病证名。小儿发热面赤,手足抽搐,两目上视,痰喘不已。诊其六脉俱伏,反无热象。治以疏风而热不除,豁痰而痰不消,定惊而惊益甚者,属痧胀。视其腿弯、肘弯有痧筋,用消毒三棱针刺之,紫黑毒血流出自愈(《痧胀玉衡
见《金匮要略》。为冬瓜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①见《外治寿世方》卷四。即蛇身。详该条。②怪胎之一。
出《本草拾遗》。为白毛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石药尔雅》。为雌黄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欠详。著有《玄秘会要针经》五卷。
《傅青主女科·产后编》方。黄连、莱菔子、川芎、桃仁、栀子、青皮、三棱、莪术、山楂、香附。水煎服。治妇人瘀血,食积痰滞等证。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冬凌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