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即痘疮。详该条。
古病名。出《素问·五藏生成篇》。多因积于腹中之寒气上逆所致。证见脐周绞痛,恶心,胃脘疼痛,吐出冷涎,四肢厥冷,脉象虚大等。《类证治裁》卷七:“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言脾受肝尅,气逆上升,《宝鉴
证名。胀病之一。《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藏茄之藏语名,详该条。
指喜乐过度所致的疾病。《医醇賸义·喜伤》:“过喜,则心气大开,阳浮于外,经脉弛纵,建极汤主之。”参见喜笑不休条。
见《江西中药》。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蓖麻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二十七。即脚发。见该条。
推拿手法名。在患者肢体的内侧面,由远端推向近端。有理顺筋脉的作用。
体表部位。见《银海精微》。即上睑。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