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灵枢·经脉》。即足太阴脾经。详该条。
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走黄。见该条。
证名。出《素问·玉机真藏论》。指脾气衰败而见肩、臂、股、胫等处骨节显露,肌肉瘦削如脱之症。本证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后期及恶液质等疾患。
【介绍】:元代医家。字仲光。江西崇仁人。世代为医。景先乡举不中,致力学医,辑家传验方及常用之药,选在实践中有效者,以天地生生之意,撰《伤寒生意》一书,已佚。
【介绍】:见芮养仁条。
【介绍】:宋代人。家藏《外科保安要用方》3卷。已佚。
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又名杨梅痘子。因其形如赤豆,嵌于肉内,坚硬如铁。
①见《湖南药物志》。为女萎之别名。②见《四川中药志》。为川木通之别名。各详该条。
骨名。又名五指骨。解剖学同名骨。《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掌骨者,手之众指之本也,掌之众骨名壅骨,合凑成掌,非块然一骨也。”
即解部学的听小骨。有槌骨、砧骨、镫骨,左右合计共六块。详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