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即胞衣不下,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水苦荬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棕榈皮之简称,详该条。
前囟的别称。出《奇效良方》。婴幼儿气血虚弱者,则囟门虚软而不实。
见纳支法条。
【介绍】:见叶文龄条。
指食丹药。《魏书·裴伯茂传》·豁情赋序:“余摄养舛和,服饵寡术,自春徂夏,三婴凑疾。”
见《广西中药志》。为阳桃之别名,详该条。
与围药、箍药同义。是在肿疡周围,敷布一圈湿润药泥。有使疮形缩小高突,容易化脓溃破和制毒扩散的作用。一般用于肿疡初起,溃脓后余肿未消,亦能帮助消肿。通常阳证用金黄散,选用葱汁、麻油、菊叶、丝瓜叶捣汁调敷
病名。是孕产妇所特有的病症,多发生在妊娠24周以后,临床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为主要症状;严重时出现头痛眼花、抽搐或昏迷。表现以高血压为主症者,近于妊娠眩晕,先兆子癎。表现以水肿为主证者,多属于子肿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