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的古称。见《千金要方》卷十五。因痢下脓血粘腻,排便滞涩难下,故名。《景岳全书》卷二十四:“痢疾一证……因其闭滞不利,故又谓之滞下。”多由湿火、气食积滞所致。《医学入门》卷五:“湿火滞于肠中,故名滞
【介绍】:参见唐玉书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木蝴蝶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了哥王之别名,详见该条。
【介绍】:隋代医家。撰有《蔡英本草经》4卷。已佚。
病证名。恶阻症候之一。指妊娠早期发生的嗜食辛辣,嗜酸,厌油等,称为择食。无其他不适,可以任其选择所喜食物,过期自安。参见恶阻条。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
用行气化瘀、消滞软坚以消除痞积的治法。如胁下肿块、坚实不移(多属肝脾肿大)或小儿疳积等病,均可采用此法。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铃茵陈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山甘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