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医疗工作者的一种职称。参见医师条。
①阳盛已极,不能与阴气相交,故气血盈溢于三阳经,与三阴格拒,表现为人迎脉大于寸口脉的四倍。《素问·六节脏象论》:“人迎四盛以上为格阳。”参见关格条。②指寒邪壅遏胸中,胃阳被格拒的吐逆症。表现为四肢冷,
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系指听力良好,示肾气充足。参见耳目聪明条。
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黄连15克,金果榄、冰片各6克,硼砂9克,柿霜、绿豆粉45克,朱砂12克,雄黄18克,牛黄3克,麝香0.9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每服一丸,噙化。功能
见《四川中药志》。为雪莲花之别名,详该条。
儿科著作。4卷。明·寇平撰。刊于1468年。卷1总论儿科医生之守则,服药须知,小儿的生理、血气、禀赋、保育、调理以及面部与手部望诊等;卷2论小儿脉法、初生儿的护理及常见病;卷3~4分论小儿诸病(以内科
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妇产科》。为一点血之别名,详该条。
见《妇人良方》。为冬葵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碧桃干之别名,详该条。
少商、商阳两穴的合称。详见两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