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的一种。指因外感热病而丧失听力者。《医学心悟·耳》:“凡伤寒邪热耳聋者,属少阳证。”《伤寒类证》:“伤寒耳聋有二证:其一未持脉时,令其咳而不咳者,此必耳聋无闻也,此为重发汗虚故也,治以黄芪建中汤;
古病名。指结病与瘕病之合证。《圣济总录·积聚门》:“结瘕者,积聚之类也。结,伏聚积久不散,谓之结;浮流腹内按抑有形,谓之瘕。结之症,形体瘦瘁,食不作肌肤,遇阴寒冷湿之气,则发而胁块硬,隐隐然痛者是也。
曲背、驼背。《素问·刺禁论》:“刺脊间,中髓为伛。”刺脊骨间隙,深伤脊髓,可造成伛偻曲背。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手屈肘仰掌置于两腰,缓缓向上,由上胸徐徐高举,再向两侧分开,翘掌朝上旋腕,再慢慢使掌心向下,腰向前俯,两掌由上而下逐渐靠拢,两掌相迭,掌心朝上似抱
五膈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四肢倦重,身常发热,胸痹引背,不能多食,名曰喜膈。”参见五膈条。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俗称雀子斑。由火郁孙络血分,复感风邪凝滞;或肺经风热所致。多发于颜面、颈和手背等处。皮肤呈黑褐色或淡黑色散在斑点,小如针尖,大如绿豆,数目多少不一,甚则延及满面。外用玉容散水
①出《新修本草》。为白前之别名。②出《本草经集注》。为百部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陆川本草》。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三因方》卷十六。俗称莺翁,悬痈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唐代人。撰有《养生经》一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