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又名瞳神缺陷、瞳神干缺。常由肝肾亏损,虚火上炎引起。多因瞳神缩小失治,黄仁与其后黄精部分或全部粘附所致。证见“金井不圆,上下东西如锯齿,缺参差”(《银海精微》),或如梅
心脏真气已绝的脉象。坚硬躁急,如弹丸、豆粒样的搏动,重按愈见躁急。《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心死脏,浮之实如丸豆,按之益躁急者,死。”
出谢文祥《救产全书》。即胞衣。详该条。
按诊。病人自觉足胫冷,或医生按之较正常冷,主阳虚。
见《东北资源植物手册》。为老鹳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妇婴至宝条。
见骭条。
肾经有热,则阴精耗竭,髓减骨枯而腰脊不能举动。《素问·痿论》:“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缺盆,见该条。
【介绍】:见徐文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