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路
【介绍】:
见黄元御条。
【介绍】:
见黄元御条。
前进为往,后退为复。《素问·六微旨大论》:“故气有往复。”气旺则前进,气衰则后退。
出《嘉祐补注神农本草》。为轻粉之别名,详该条。
皮肤针之一。将毫针集簇成丛,外加捆扎,故名。参见皮肤针条。
①医方著作。1卷。清·费伯雄撰。刊于1865年。此书乃费氏汇辑治疗各种稀见怪病的验方而成。所录蛇瘕、米瘕、口内肉球等144症,收集验方149首。其间有部分作者经验。②见古愚山房方书三种条。
见《中国医学大辞典》。为猴枣之别名,详该条。
《喉症全科紫珍集》卷上方。文蛤一个,硇砂、巴豆霜各等分。将文蛤挖一孔,填硇砂、巴豆霜于内,面封固,放锅中微火炒枯黑(如文蛤破,换蛤再炒),取出,放地上出火毒,再用元米炒枯黑,为细末,每用少许,置疮口上
即刺血疗法。见该条。
①经穴名,代号KI5。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足少阴之郄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直下1寸,跟骨结节前上方凹陷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支,并有胫后动脉的跟骨内侧支通过。主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即牙痛。详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三。即顶门痈。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