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又名双蛾、双鹅风、双鹅。多由肺胃蕴热,复感风邪,风热火毒薰蒸咽喉而发。《喉科指掌》卷三:“此症感冒时邪而发,生于关口上部两边,如樱桃大。”症见咽喉两旁喉核肿起形如乳头,或
书名。南京药学院药材学教研组编。本书系统地整理了药材学的总论及700余种药材的生产、鉴定和应用知识,并附有药用动植物、药材外形、饮片及组织粉末等图共1300余幅。是一部较大型的药材参考书。1960年由
病名。系指舌肿而色白。《喉科秘钥》卷下:“此症因风寒积内,六脉弦紧,舌肿硬痛。用六味汤加细辛三分、苏叶一钱半、白芷一钱、当归一钱半、川芎、葛根各一钱,如有白苔黑点而滑者,用淡附子、干姜各五分煎服。外用
古人认为,一年四季分属于五脏,每一脏在某一季中主时的日数为七十二日。如脾旺于四季,主每季最后之十八天,共七十二天。《素问·刺要论》:“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
病证名。又名覆杯,目封塞。由风热外侵或肝经实火传脾土所致。《证治准绳·杂病》:“目赤痛,脾胀如杯覆也。”并谓:“肝邪实而传脾土,土受木克,……其珠必疼尤重,而脾亦急硬;若暴风客热作肿者,必热泪多而珠疼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妊娠。详该条。
出《石药尔雅》。为曾青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简称厥。出《素问·厥论》等篇。①泛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但大多能逐渐苏醒的一类病症。《素问·厥论》有以六经形证立名的巨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厥等,可供参考。历代文献又有寒厥、热厥、
病证名。亦称产痿。多由冲任血虚,心脾失养,故宗筋松弛,不能束骨而利机关,令人手足痿弱,怔忡目眩,宜用血风汤,或以大红野蔷薇花子一两,酒煎服。初起一般可愈,如日久两手不能提举,以蔷薇花四两,当归二两,红
《伤科秘方》方。红花2.4克,桃仁、乳香、没药、当归尾(酒洗)、穿山甲各3克,官桂、川芎、莪术、神曲各1.8克,柴胡0.9克,甘草1.5克,枳壳4.5克。水酒煎服。治外伤瘀血肿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