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圣济总录·大小便门》。由于热结大肠所致。又名阳结。《万病回春·大便闭》:“身热烦渴,大便不通者,是热闭也。”《证治要诀·大便秘》:“热秘,面赤身热,肠胃胀闷,时欲得冷,或口舌生疮,此由大肠热
《灵枢经》篇名。本文强调针刺之道,须明脏腑、阴阳、经脉、气血运行的终始,故名。内容叙述人体气血终而复始的周转循环,是以十二经脉为系统,并论述从寸口脉测候五脏之阴,从人迎脉测候六腑之阳的诊断方法。最后讨
出《脉经》。一指月经不调。二指经闭。
书名。2卷。清·田宗汉撰。刊于1888年。田氏认为时行伏阴有似霍乱而实非霍乱。遂详论此病,辨析与霍乱之区别,列述其病原、变症、死候、禁令、瘥后等情况,并摘取《伤寒杂病论》中与伏阴症同属一派的阴病条文作
脉学著作。①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共10卷。卷1论
证名。出《银海精微》。指患眼遇风痒极者。详目痒条。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白马骨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因食疫畜肉而出现中毒症状者。《诸病源候论·食诸肉中毒候》:“凡可食之肉,无甚有毒。自死者,多因疫气所毙,其肉则有毒,若食此毒肉,便令人困闷吐利无度,是中毒。”参见食六畜肉中毒条。
正骨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原用于腰椎骨错位陷入的整复。令患者俯卧于宽板凳上,腹部垫以布垫,肩胛及两腿以带缚固定,然后将明显凸起之骨节,用手或木杠轻轻滚按,使其平正复原。今少用。
详寸关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