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三痹汤

三痹汤

妇人大全良方》卷三:三痹汤

药方名称三痹汤

处方续断杜仲(去皮;切,姜汁炒)防风桂心 华阴细辛人参茯苓当归白芍甘草各30克秦艽地黄川芎独活各15克黄耆牛膝各30克

功能主治治血气凝滞,手足拘挛,风痹,气痹。

用法用量上药嚼咀为末,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三

张氏医通》卷十四:三痹汤

药方名称三痹汤

拼音Sān Bì Tāng

别名改定三资汤(《类证治裁》卷五)。

处方人参黄耆(酒炒)白术当归川芎白芍茯苓各3克甘草(炙)桂心防己防风乌头(炮)各1.5克细辛(三分,约合0.9至1克)生姜3片 红枣2枚

功能主治治风寒湿气合病,气血凝滞,手足拘挛。

用法用量上药水煎,不拘时热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

李保朝方:三痹汤

药方名称三痹汤

处方防风9克,羌活9克,秦艽9克,苡米30克,当归12克,制川草乌各4.5克,甘草4.5克。

功能主治活血祛风,散寒除湿。主风寒湿侵袭,流注经络,气血运行失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保朝方

猜你喜欢

  • 人参消风散

    药方名称人参消风散处方川芎甘草荆芥穗羌活防风白僵蚕茯苓蝉壳藿香叶人参各6克厚朴陈皮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体烦疼,肌肉蠕动,头目眩晕,耳啸蝉鸣,眼涩好睡,鼻塞多

  • 葶苈苦酒汤

    药方名称葶苈苦酒汤处方苦酒1升半(即米醋),生艾汁半升(无生艾,煮熟艾汁,或用艾根捣取汁用),葶苈1合(熬,杵膏)。功能主治伤寒7-8日内热不解。发狂烦躁,面赤咽痛。用法用量上煎取7合,作3服。摘录《

  • 黄垩丸

    药方名称黄垩丸处方黄土1两(末),陈皮(去白)1两,木香1分,巴豆20个(去皮膜,出油尽)。制法上为末,饭和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脾疳,发黄身肿。用法用量每服2-3丸,煎黑豆汁送下,不拘时候。摘录《

  • 葱豉酒

    药方名称葱豉酒处方葱根、豆豉。功能主治解烦热,补虚劳,解肌发汗。主伤寒,头痛寒热,及冷痢肠痛。用法用量酒浸,煮饮。摘录《本草纲目》卷二十五引《孟氏诜诜洗方》

  • 蓝根人参散

    药方名称蓝根人参散处方芦蓝根1两,人参半两。制法上细锉。功能主治一切血。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大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摘录《鸡峰》卷十

  • 藜芦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藜芦丸药方名称藜芦丸处方藜芦皂荚恒山牛膝各30克巴豆20枚制法上五味药,先熬藜芦、皂荚色黄,合捣为末,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治胃疟,善饥而不能食,食则腹胀。用法用量晨起服1丸

  • 麻黄细辛附子汤

    药方名称麻黄细辛附子汤别名附子细辛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处方麻黄6克(去节)细辛3克附子3克(炮)功能主治助阳解表。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无汗恶寒,发热倦卧,苔白,脉反沉者。用法用量上三味,

  • 栝楼根羹

    药方名称栝楼根羹处方栝楼根半斤,冬瓜半斤。功能主治消渴口干,心神烦躁。用法用量上切作小片子,以豉汁中煮作羹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 补肾益键汤

    药方名称补肾益键汤处方熟地4钱,山药2钱,枣皮2钱,益智仁2钱,补骨脂(盐炒)2钱,杜仲(盐炒)1钱半,肉桂1钱半,附子(制)1钱半。功能主治产后肾阳不足,不能关键,小便失常。用法用量早晨服本方,大补

  • 大天南星散

    药方名称大天南星散处方天南星1枚(重8-9钱至1两)。制法先撅1地坑,深3寸许,用炭火5斤,烧通赤,去火,入好酒半盏在内,然后入天南星,却用炭火三两条,盖却坑子,候南星微裂,取出锉碎,再炒令匀熟,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