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腭
口腔的下壁。详腭条。
口腔的下壁。详腭条。
即苦寒清热。详该条。
出《楚辞·王逸注》。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指以提插、捻转手法配合阴阳奇偶的关系来分别补泻的方法。古人认为阳数奇而属天为补,阴数偶而属地为泻,故补法用九数,泻法用六数。例如补法当紧按慢提或向左捻转九次,如不得气,少停再行九次,如此重复三遍,使成
出《滇南本草》。为赤阳子之别名,详该条。
①指唾液。《本草纲目·口津唾》:“人舌下有四窍,两窍通心气,两窍通肾液,心火流入舌下为神水,肾液流入舌下为灵液。”②汞的别名。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二方。人参、生黄芪、煅石膏、制半夏、麦门冬、白芍药、甘草、川芎、当归、黄芩各八分,生地黄二钱,竹叶十片。加生姜三片,灯心二十根,水煎,食远服。功能生津止渴。治痈疽发背,
出《新修本草》。为槲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壶卢,详该条。
指脉络之横斜者。《素问·刺疟篇》:“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
见《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为卡密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