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世又呼偷针眼。”即针眼。详该条。
病证名。即冰瑕翳。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月季花之别名,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参见太医院条。
出《素问·刺热篇》等篇。指脊柱骨的分节。
专用于防治小儿疾病的特定推拿方法。见明·龚廷贤《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又称小儿按摩。由于小儿在生理和病理上有一定的特点,所以小儿推拿也有着其特定的穴位和术式,如三关、六府、五经等穴位,分阴阳、开
见《产宝百问》。即恶阻。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松节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即牡痔、牝痔、脉痔、肠痔、血痔的合称。详各该条。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小儿生下百日或半岁内,因胃热突然出现发黄。由阳明胃热,湿邪留滞,湿热郁蒸而发。症见身黄壮热,腹胀口渴,大便秘小便赤涩。治宜清利湿热,用茵陈蒿汤合五苓散。热重者可用黄连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