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不灰木

不灰木

《中药大辞典》:不灰木

药材名称不灰木

拼音Bù Huī Mù

别名无灰木(《本草图经》)

出处《开宝本草》

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角闪石石棉

原形态角闪石的一种。为平行较长而易劈为细丝形之纤维状物休,纤维常与脉壁相垂直,色白、灰或带绿色,光泽丝状,微透明至不透明。纤维富弹性。化学性质不活泼,具耐酸、耐碱和耐热性能。是热和电的不良导体。系由阳起石分解而成。

性味甘,寒。

①《开宝本草》:"大寒。"

②《品汇精要》:"味淡,性大寒。"

③《纲目》:"甘,大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利尿。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烦热阳厥,小便不利,热痱疮。

①《开宝本草》:"主热痱疮,和枣叶石灰为粉敷身。"

②《纲目》:"除烦热阳厥。"

③《矿物药与丹药》:"利尿。治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5~1钱。外用:研末撒。

复方①治肺经伏热,夜卧咳嗽:天南星白矾水煮软,切,焙)半两,太阴玄精石二两(研),甘草(炙,锉)半两,贝母(去心)一两,不灰木一两半。上五味,研捣极细。每服半钱匕,煎生姜乌梅汤调下,食后夜卧服。(五粉散)

②治手、足心烦热,壅闷,咽喉肿痛:真珠末一钱匕,太阴玄精石(煅赤,研末)四两,不灰木(用牛粪烧亦,取末)四两。上三味,同研匀细,用糯米粥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食后用生地黄汁、粟米泔研化下,日二。(真珠丸)

③治霍乱心腹胀满气逆,或内烦而呕,手足厥冷:阳起石(煅,研)、不灰木(研)、阿魏(研)各半两,巴豆(去皮、心膜,不去油)二十五粒。上五味,捣罗为细末,软粟米饭丸如樱桃大。每服一丸,先穿一眼子,欲服时,灯上烧烟尽,冷为末,生姜米饮调下,以利为度。(金针丸,①方以下出《圣济总录》)

④治阴毒:牡蛎(烧)。不灰木(烧)、良姜(炒)、川乌(炮)、白芍药各一钱,麝香少许。上细末。每用一钱,男病调涂外肾,女病调涂乳上。(《玉机微义》回阳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不灰木

药材名称不灰木

拼音Bù Huī Mù

英文名Asbestos

别名无灰木

出处1.出自《开宝本草》:不灰木,出上党,如烂木,烧之不燃,石类也。

2.《本草图经》:不灰木,或云滑石之根也,出滑石处皆有。不灰木始见于《本草拾遗》。

3.《本草图经》曰:今泽、潞(今山西晋城、长治一带)山中皆有之,盖石类也。其色青白,如烂木,烧之不然(燃),以此得名。或云滑石之根也,出滑石处皆有。并附有潞州不灰木图,如今之石棉的长纤维状集合体。

4.《纲目》引《庚辛玉册》云:不灰

来源药材基源:为硅酸盐类蛇纹石族矿物蛇纹石石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rpentine Asbestos

采收和储藏:挖出后,除去杂石。

原形态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纤维状个体近平行排列;纤维长20-500mm不等。纯净者白、灰白色,因含少量杂质则有时带绿、黄色调。条痕白色。半透明,丝绢状光泽。可劈分为极细的、具弹性的纤维。硬度2-3(不能磨花玻璃)。相对密度2.36-2.5。含杂质时性脆、易断裂。

生境分部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陕西、青海、新疆、山东、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纤维状集合体,呈长条形。长5-18cm,径0.8-3cm。淡灰色或灰色;条痕白色。表面具纵向细纹理,并常见浅黄棕色斑点;不透明,弱绢丝光泽。质硬脆,不易折断,但易沿纵丝撕裂开。气微,味淡。本品易被盐酸腐蚀而变为绿色。以纤维状、色淡灰、有绢丝光泽者为佳。

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呈纤维状定向排列,浅黄绿色;多色性明显;低负突起。干涉色为Ⅰ级灰白至黄色;近平行消光;正延长符号。二轴晶。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组成为Mg[Si4O10](OH)8。含氧化镁(MgO)43%,氧化硅(SiO2)44.1%,水12.9%。

鉴别纤维基本上不溶于酸;但遇酸可被腐蚀。研细的粉末状纤维体在盐酸中可煮成胶冻状。从硬度、相对密度低,在酸中煮成胶冻等,可区别于角闪石石棉。

性味甘;寒;无毒

归经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利尿;清肺止咳。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烦热阳厥;小便不利;热痱疮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或煎服,1.5-3g。外用:适量,研末撒敷。

各家论述1.《开宝本草》:主热痱疮,和枣叶石灰为粉敷身。

2.《纲目》:除烦热阳厥。

3.《矿物药与丹药》:利尿。治小便不利。

4.《纲目》:不灰木,性寒,而同诸热药治阴毒。刘河间《宣明方》,治阳绝心腹痞痛,金针丸中亦用服之,盖寒热并用,所以调停阴阳也。

5.《本草拾遗》:"要烧成灰,即研肢,以牛乳煮了,便烧黄牛粪,烧之成灰。

6.《纲目》:"不灰木有木、石二种。石类者,其体坚重,或以纸裹蘸石脑油燃灯,彻夜不成灰,人多用作小刀靶。《开山图》云:徐无山出不灰之木,生火之石。山在今顺天府玉田县东北。《庚辛玉册》云:不灰木,阴石也。生西南蛮夷中,黎州、茂州者好,形如针,文全若木,烧之无烟。此皆言石者也。伏深《齐地记》云:东武城有胜火木,其木经野火烧之不灭,谓之不灰木。

7.《日下旧闻考》引《析津志》:西山滑石根,名之曰不灰木,以之为粗布,不畏火,今西山有之。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罗望子叶黄檀

    药材名称罗望子叶黄檀别名黄檀、谢汗省[壮语]来源豆科罗望子叶黄檀Dalbergia tamarindifolia Roxb.,以根、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平。功能主治消炎,解毒,截疟。用法用

  • 秋海棠根

    《中药大辞典》:秋海棠根药材名称秋海棠根拼音Qiū Hǎi Tánɡ Gēn别名一口血(《分类草药性》),金线吊葫芦(《贵州民间方药集》),红白二丸、岩丸子、大红袍(《陕西中草药》)。出处《

  • 黑节草

    《中药大辞典》:黑节草药材名称黑节草拼音Hēi Jié Cǎo别名大黑节草、肝炎草、小接骨丹、大接骨草、四棱草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茜草科植物脉耳草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 楝花

    药材名称楝花拼音Liàn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楝科植物川楝或苦楝的花。化学成分花含黄酮甙:印楝花甙即杨梅树皮素-3’-L-阿拉伯糖甙,槲皮素-3-半乳糖甙,山奈酚-3-葡萄糖

  • 石荠苎

    《中药大辞典》:石荠苎药材名称石荠苎拼音Shí Qí Zhù别名鬼香油(《纲目拾遗》),小鱼仙草(《植物名实图考》),香茹草,野荆芥、痱子草(《分类草药性》),土荆芥、野

  • 黑虎耳草

    药材名称黑虎耳草拼音Hēi Hǔ ěr Cǎo英文名all grass of black saxifraga别名黑化虎耳草、阿仲茶保。出处始载于《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黑虎耳

  • 杏枝

    《中药大辞典》:杏枝药材名称杏枝拼音Xìnɡ Zhī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树枝。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杏仁"条。功能主治《本草图经》:"主堕伤。

  • 蓝圆鲹

    药材名称蓝圆鲹拼音Lán Yuán Shēn别名池鱼、棍子、黄尾来源药材基源:为鲹科动物蓝圆鲹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capterus maruadsi(Temminck et Schlegel

  • 柿木皮

    《中药大辞典》:柿木皮药材名称柿木皮拼音Shì Mù Pí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柿蒂"条。功能主治治下血及汤火伤。

  • 野猪皮

    《中药大辞典》:野猪皮药材名称野猪皮拼音Yě Zhū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功能主治《纲目》:"烧灰,涂鼠瘘恶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