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伏邪

伏邪

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温疫论》下卷:“凡邪所客,有行邪,有伏邪。……所谓温疫之邪,伏于膜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药石所不及。至其发也,邪毒渐张。”温病学说亦称伏邪为“伏气”,参见该条。

猜你喜欢

  • 真诰

    道教论著,南朝梁·陶弘景编录。全书分为运象、甄命授、协昌期、稽神枢、阐幽微、握其辅、翼真检等七篇论述,计20卷。所言皆仙传授受真诀事项,兼及药物、导引、按摩与其他道教修养之术。气功养生的内容相杂其间,

  • 二花秧

    见《河南中药手册》。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 妊娠外感纯赤舌

    孕妇纯赤舌。多见于温热病素体阴血不足者,治宜养阴清热以安胎(见《伤寒舌鑑》)。

  • 实胀

    见《医宗必读》。指邪气实而胀者。多因气滞湿阻,湿热蕴结,热郁血瘀,食积脾胃等所致。症见腹胀坚硬拒按,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脉滑数有力。治以祛邪消胀为主,宜宣通,忌用守补。参见鼓胀、胀病条。

  • 正奉上太医

    金代医官职称。系太医院中的一种官职。参见太医院条。

  • 指甲花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凤仙花之别名。详该条。

  • 大肠热结

    指邪热结于大肠而引起的病变。症见便秘或热结旁流,泻下黄臭粪水,腹痛拒按,舌苔黄燥。治宜苦寒攻下。

  • 虎牙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墓头回之别名,详该条。

  • 莲肉

    见《本草纲目》。为莲子的处方名,详该条。

  • 两井

    天井、肩井两穴的合称。详见两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