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瑕障
病证名。即冰瑕翳。详该条。
病证名。即冰瑕翳。详该条。
病名。亦称疟后黄。指患疟疾所致的发黄。即疟疾反复发作所致的贫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疟黄者,面色萎黄,憎寒壮热,头痛不止,口干多渴,四肢羸瘦,不能饮食,或好或恶,进退不定。”治宜截疟为先,如恒山
丛书。明·吴勉学辑。刊于1601年。包括宋·钱乙《类证注释钱氏小儿方诀》,宋·闻人规《痘疹论》,宋·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明·蔡维藩《痘疹方论》,《陈蔡二先生合并痘疹方》,明·魏直《博爱心鉴》,佚名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即脑疽,见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参见太医院条。
内科杂病专著。8卷。清·尤在泾撰。刊于1768年。作者曾注释《金匮要略》,书名《金匮心典》。为了补充该书之不足,又撰集本书以为辅翼。书中参考历代方书,参以个人心得和经验,阐述内科杂病48门。每门首列统
出《灵枢·邪客》。四肢各有三大关节,即肩、肘、腕、髋、膝、踝,两侧共十二个关节。《类经》:“四肢各三节,是为十二节。”
隋唐时期医药机构的职称。隶属于太医署。掌管药园的全面工作,共2人。参见药园条。
见《重庆草药》。为椿叶之别名,详该条。
泛指穴位。《针灸聚英》:“此书以经络窌穴类聚为一卷。”
出《证治准绳·杂病》。即阴痫和阳痫。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