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人体受父母精血所形成的胎元,是人身生命之本,与出生后饮食营养、生活调护的后天相对而言。先天之本在肾,故有肾主先天之说。
眼科病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二目不疼不赤,瞳孔无异常人,外视如无病,但夜明而昼昏。”类今之昼盲,详黑夜精明证条。
病名。出《灵枢·寒热病篇》等。又名齿、齿蠹。“龋,朽也,虫啮之齿缺朽也。”(《释名》)多由口腔不洁,致齿牙腐蚀蛀空,或湿热薰蒸手、足阳明二经,龈肿腐臭,齿牙蛀蚀宣露,疼痛时作时止。《证治准绳·杂病》:
十五络脉之一。原称足少阴之别。《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本络脉发生病变,可见气逆烦闷,实则小便不通;虚则腰脊疼痛。
耳前曲周部以下的头发。禾髎穴在此发尖处。《素问·气府论》:“足少阳脉气所发者六十二穴:……锐发下各一。”
病名。即颈椎骨折。见《伤科补要》卷二。天柱骨即颈椎骨。又名旋台骨折、颈骨折、玉柱骨折。因跌打坠撞所伤。症见颈部疼痛,肿胀、压痛明显,活动受限,伤部以下有麻木及知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四肢瘫痪,呼吸困难,
医话著作。4卷。清·王士雄撰于1838年。本书汇集王氏在各地行医时的见闻、杂感、学医心得及诊疗经验。并选收诸家医案,附述个人治验,收采较多的民间单方、验方。书中颇多独到见解,并对古代医药文献中某些观点
出《灵枢·经水》。即手少阴心经,见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大红袍之别名,详该条。
见针灸聚英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