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化痰玉壶丸

化痰玉壶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化痰玉壶丸

药方名称化痰玉壶丸

处方天南星半夏各30克天麻15克头白面90克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痰吐逆,头痛目眩,胸膈烦满,饮食不下,咳嗽痰盛,呕吐涎沫。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用水350毫升,先煎令沸,下药煮至五七拂,候药浮即熟,漉出放温,用生姜煎汤送下,不拘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局方》卷四:化痰玉壶丸

药方名称化痰玉壶丸

别名玉壶丸

处方天南星(生)1两,半夏(生)1两,天麻半两,头白面3两。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痰吐逆,头痛目眩,胸膈烦满,饮食不下,及咳嗽痰盛,呕吐涎沫。小儿久吐。

用法用量玉壶丸(《传家秘宝》卷三)。本方方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引作“玉壶丹”。

临床应用风痰眩晕:东垣壮岁病头痛,每发时,两额尽黄,眩晕,目不欲开,懒于言语,身体沉重,兀兀欲吐,数日方过。洁古老人曰:此厥阴、太阴合而为病,名曰风痰。以《局方》玉壶丸加雄黄白术治之。

摘录《局方》卷四

猜你喜欢

  • 参芦汤

    药方名称参芦汤别名人参芦汤处方人参芦半两。功能主治性躁味厚,暑月因大怒而咳逆,每作则举身跳动,神昏不知人,形气俱实者。视物倒植,干霍乱,中暑热之气。用法用量人参芦汤(《医部全录》卷三二五)。临床应用呃

  • 木瓜散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木瓜散药方名称木瓜散处方大腹皮1枚紫苏7.5克 干木瓜7.5克甘草7.5克(炙)木香7.5克羌活7.5克制法上药细锉为散,分作三服。功能主治治脚气。用法用量每服用白水150毫升,

  • 荡鬼汤

    药方名称荡鬼汤处方人参1两,当归1两,大黄1两,雷丸3钱,川牛膝3钱,红花3钱,丹皮3钱,枳壳1钱,厚朴1钱,小桃仁30粒。功能主治妇人有腹似怀妊,终年不产,甚至2-3年不生者。其人面色黄瘦,肌肤消削

  • 银锈散

    药方名称银锈散处方水银3克冰片1克轻粉9克黄柏6克 潮脑3克 镜锈3克 贝母3克儿茶9克制法各研为末。功能主治治初起血瘤。用法用量搽擦患处。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一

  • 防己黄耆汤

    《金匮要略》卷上:防己黄耆汤药方名称防己黄耆汤别名汉防己汤(《类证活人书》卷十七)、黄耆防己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五)。处方防己30克甘草15克(炒)白术22.5克黄耆37.5克(去芦)制法上药锉碎。

  • 生料鸡苏散

    药方名称生料鸡苏散处方鸡苏叶黄耆(去芦)生地阿胶白茅根各30克麦门冬(去心)桔梗蒲黄(炒)贝母(去心)甘草(炙)各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鼻衄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摘录《

  • 加减理中丸

    药方名称加减理中丸处方半夏(汤炮7次)1两,白术(麦麸炒)1两,干生姜1两,梓朴(锉,姜制炒)1两,附子(去皮脐,姜煮)1两,人参(去芦)1两,荜拔半两,丁香半两(不见火)。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

  • 假苏散

    药方名称假苏散处方荆芥陈皮香附麦芽(炒)瞿麦木通赤茯苓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利气通淋。治气淋,关格,小便久闭。用法用量每服9克,开水送下。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 解围汤

    药方名称解围汤处方人参5钱,熟地1两,山茱萸5钱,当归1两,茯神5钱,生枣仁5钱,柴胡1钱,白芍1两,远志2钱,半夏2钱,玄参3钱,菖蒲1钱。功能主治止肾热,散心寒,舒肝郁。主心肾不交,寒热时止时发,

  • 舒肝溃坚汤

    药方名称舒肝溃坚汤处方夏枯草僵蚕(炒)各6克 香附子(酒炒)石决明(煅)各4.5克当归白芍(醋炒)陈皮柴胡抚芎穿山甲(炒)各3克红花片子姜黄甘草(生)各1.5克功能主治治瘰疬,石疽。用法用量上药加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