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参胡温胆汤

参胡温胆汤

医学入门》卷四:参胡温胆汤

药方名称参胡温胆汤

处方陈皮1钱,半夏1钱,茯苓1钱,枳实1钱,人参1钱,竹茹8分,香附8分,麦门冬8分,柴胡8分,桔梗8分,甘草3分,生姜3片,大枣2个。

功能主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梦寝不安,气郁生痰,变生诸症,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烦躁不安。痰火。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伤寒全生集》卷四:参胡温胆汤

药方名称参胡温胆汤

处方人参茯苓柴胡橘红枳实半夏甘草

功能主治伤寒过经不解,虚烦不得眠者。往来寒热,呕而痞闷。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水煎服。

各家论述《寒温条辨》:脾胃虚寒,少阳不能行生发之令,故痰涎沃胆而不能眠,参、草、苓、枣之甘温,以补益脾气。柴胡之辛温,以升发阳气。二陈之辛散,枳实之导滞,以开发痰饮,痰饮散而胆不寒矣。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四

猜你喜欢

  • 五福化毒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福化毒丹药方名称五福化毒丹处方桔梗(微炒)、玄参(洗.焙),各六两;青黛(研)、牙硝(枯)、人参(去芦),各二两;茯苓(去皮)五两,甘草(炒)一两半,银箔八片(为

  • 枸菊丸

    药方名称枸菊丸处方甘菊花(拣净)枸杞各60克川芎薄荷叶各30克苍术180克(米泔水浸三日,一日一换水,去皮,晒干)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内外障眼,有翳晕或无翳,视物不明。用法用量

  • 茯苓四逆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茯苓四逆汤药方名称茯苓四逆汤处方茯苓(去皮.四钱)人参(去芦.一钱半)干姜(炮.一钱半)甘草(炙.三钱)附子(去皮生用.一个.切作八片.只用一片)功能主治治伤寒汗下之

  • 慈航膏

    药方名称慈航膏处方侧柏叶125g,大黄31g,当归31g,地榆31g,血余46g,露蜂房10g,黄蜡93g,香油500ml。制法常法炼膏。功能主治烫火伤。用法用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白凤饮子

    《疫喉浅论》:白凤饮子药方名称白凤饮子处方乌嘴白雄鸭1只(取头颈连喉管以及嗓嗉,均莫刺破,不落水)玄参12克 生地15克蜗牛2个地龙2条 古文钱4枚 白盐梅3个枇杷叶9克(绢包)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热

  • 二陈汤加麻黄杏仁汤

    药方名称二陈汤加麻黄杏仁汤处方二陈汤加麻黄、杏仁、桔梗。功能主治化痰,开腠理。主风寒夹痰之咳嗽。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二,名见《脉因证治》卷上

  • 和解养胃汤

    药方名称和解养胃汤处方玄参1两,甘菊花3钱,甘草1钱,麦冬3钱,天花粉3钱,苏子1钱。功能主治和胃解热。主伤风,邪入于阳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口苦、咽干之症除,2剂喘热

  • 调气散

    《丹溪心法》卷四:调气散药方名称调气散处方白豆蔻丁香檀香木香各6克藿香甘草(炙)各24克砂仁12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气厥。用法用量每服6克,入盐少许,沸汤调服。摘录《丹溪心法》卷四《医略六书》卷

  • 海桐皮洗剂

    药方名称海桐皮洗剂处方海桐皮60g,透骨草30g,乳香10g,没药10g,当归15g,花椒15g,红花15g,威灵仙30g,白芷15g,防风15g,甘草15g。功能主治皮肤瘙痒症。用法用量煎汤熏洗。摘

  • 扶中汤

    药方名称扶中汤处方于术(炒)1两,生山药1两,龙眼肉1两。功能主治泄泻久不止,气血俱虚,身体羸弱,将成劳瘵之候。用法用量小便不利者,加椒目(炒、捣)3钱。临床应用久泻不止:一妇人,年四十许,初因心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