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临床应用》。为黑大豆皮之别名,详该条。
《石室秘录》卷六方。大黄、甘草各五钱,当归四两,炒荆芥、黄芩、防风各三钱,黄芪、茯苓各三两。水煎服。治汤火所伤,遍身溃烂。
证名。厥逆头痛的别称。见《世医得效方》卷十。详厥逆头痛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苍耳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脉经》。一指月经不调。二指经闭。
病名。见《治疔大全》。疔疮生于颈后颈椎旁者。证治见疔疮条。
见《幼幼集成》。即结舌。见该条。
即痰包。详该条。
八会穴之一。《难经·四十五难》:“血会膈俞。”膈俞位居心俞和肝俞之间。心主血,肝藏血,本穴居中,血液聚会,故名。凡血之为病,皆可酌情取用。
病证名。吐血多因素体阳热偏盛,乳食不当,郁而化热,热乘于血,血热妄行,随气上逆而成。《幼幼集成》:“胃中积热,火逼其血而妄行,故从口吐出,宜清其胃火。”用犀角地黄汤合四生散。如突然吐血,面色苍白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