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吴有性

吴有性

【生卒】:十七世纪

【介绍】:

明末著名医学家。字又可。姑苏(今江苏苏州)人。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温病学家。著有《温疫论》一书。明末,不少地方瘟疫(传染病)流行,当时医生多治以伤寒法,无效。他通过亲身观察和深入实践,提出“疠(戾)气”说,认为瘟疫病因与过去所说的“时气”和“伏邪”不同,也不同于一般外感和伤寒。瘟疫是一种不能察见,也不能嗅闻和触知的“疠(戾)气”,由口鼻传入人体。更提出“疠气”有多种,称为“杂气”,一种“疠气”只和一种疫病有关,而且各有其“特适”性(一定“疠气”常易侵犯一定脏器)和“偏中”性(人或动物对“疠气”具有不同的感受性),还指出某些“疠气”和某些外科感染疾患有关。对于瘟疫的传染途径,指出有空气和接触传染。对传染病的治疗有新的见解,提出“守古法不合今病”,倡用“达原”、“三消”等疗法。他的创新对温病学的发展起了很大推进作用。其“疠气”说,在世界传染病学史上,也是先进的。

猜你喜欢

  • 不寐多困

    病证名。指失眠而困倦。《幼科铁镜》:“婴儿不睡有二:一心虚,二胆虚。睡中不闻人声,忽醒而不寐者,此心血不足。宜人参安神丸(麦冬、人参、当归、黄连、枣仁、生地、茯神)。有睡中稍闻人声响动,即惊而不寐者,

  • 内景图解

    见顾氏医镜条。

  • 疙瘩瘟

    病名。瘟疫的一种。以遍身红肿发块如瘤为特征。《伤寒温疫条辨》卷一:“疙瘩温,遍身红肿发块如瘤者是也。”证见遍身流走,病情危重。《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疙瘩瘟,发块如瘤,遍身流走,旦发夕死是也。”

  • 内视

    气功术语。也称反观内照。即闭双目,内视身体的某一部位。义在意守以引起机体的相应变化。

  • 哑瘴喉风

    病名。指喉风合并口不能言,牙关不开者,故名。又叫哑喉风,哑瘴风。《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哑瘴者,风痰犯于咽膈之间,以此口不能言,牙关不开。急用蟾酥(丸)磨水滴入鼻孔即开。”多由肺胃蕴热,积久生痰,复

  • 茵陈附子干姜汤

    《卫生宝鉴》卷二十三方。附子(炮,去皮脐)三钱,炮姜二钱,茵陈一钱二分,白术四分,煨草豆蔻一钱,茯苓(去皮)、陈皮(去白)各三分,枳实(麸炒)、半夏(汤泡七次)、泽泻各半钱。为粗末,加生姜五片,水煎去

  •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

  • 曲转处

    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指可活动的关节部位。

  • 人参理中汤

    见《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即理中汤第一方,见理中汤条。

  • 第伯鱼

    【介绍】:见第五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