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和缓遗风

和缓遗风

金子久条。

猜你喜欢

  • 经行不止

    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经水不止。详该条。

  • 闷瞀

    指心胸闷乱,眼目昏花之状。多属热证、实证。《素问·玉机真藏论》:“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高士宗注:“闷,郁也;瞀,目不明也。”

  • 山夜兰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黑面神之别名,详该条。

  • 肩外俞

    经穴名,代号SI14。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另说“大杼旁三寸”(《医学入门》);“平开大椎三寸”(《循经考穴编》广注);“横直陶道四寸七分微高些”(《针

  • 久泻

    病证名。指泄泻之久延时日而不愈者。《寿世保元·泄泻》:“大抵久泻,多由泛用消食利水之剂,损其真阴,元气不能自持,遂成久泻。”《张氏医通·大小府门》:“久泻,谷道不合,或脱肛,乃元气下陷,大肠不行收令而

  • 增删喉科心法

    书名。1卷。清·刘序鹓撰,潘诚增订。刊于1853年。本书共记述32种咽喉、舌牙病证的辨证及治法。

  • 漆咬

    出朱仁康《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1955年千顷堂出版)。即漆疮。见该条。

  • 外科秘录

    见洞天奥旨条。

  • 漏汗

    证名。指汗出如水,漏泄不止。又作灌汗。多因发汗太过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后人据此称之为漏汗。《脉经》卷六:“肺脉……其濡而散者,当病漏汗(漏,一作灌)。”漏

  • 强肝汤(丸)一号

    经验方。见《新医药学杂志》1972.1。黄芪、丹参15~30克,当归、白芍药、郁金、党参、黄精、泽泻、生地黄、山药、山楂、神曲、茵陈各9~15克,秦艽6~9克,板蓝根9~12克,甘草6~12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