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四方藤

四方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方藤

药材名称四方藤

拼音Sì Fānɡ Ténɡ

别名红四方藤、翼枝白粉藤

来源葡萄白粉藤属植物四方藤Cissus pteroclada Hayata,以入药。全年可采,晒干。

性味微酸、涩,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舒经络。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胀痛,腰肌劳损,筋络拘急。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或浸酒内服外搽。

备注(1)同属植物四方宽筋藤Cissus hastata (Miq.)Planch,别名四方藤、舒筋藤、四方钻、四方风、宽筋藤、万丈藤、戟叶粉藤,功效相似。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四方藤

药材名称四方藤

拼音Sì Fānɡ Ténɡ

别名筋藤、红宽筋藤、春根藤、伸筋藤(《陆川本草》),蚂蝗藤、软筋藤风藤(《广西药植名录》),方藤、红四方藤(《广西中草药》)。

出处《广西中药志》

来源葡萄科植物四方藤。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木质藤本,长达10余米。茎,枝、叶柄锐四角形,幼嫩部分折断时常有丝状液汁,茎有节,暗紫红色或淡绿色。叶互生,卵形,大小不等,长至14厘米,宽至10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头,基部心形,边缘由侧脉延伸而呈小凸起,紫色;叶柄长达6厘米;卷须与叶对生,先端2叉,托叶2枚,方形。伞房花序生于侧枝顶端;花萼杯状,绿色或稍染紫红色;花瓣4,矩圆状卵形,先端紫红色,长约3毫米;雄蕊4;雌蕊1,花柱锥尖,柱头全缘。浆果肉质,圆球形,径约1厘米,熟时紫黑色。花期4~5月。果期11~12月。

生境分部生于阔叶林中。

性状茎呈四角形条状,长50~70厘米,径5~18毫米,稍扭曲,节上有托叶和卷须的残基,节间长7~20厘米,棱上略有翅,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粗糙;具皮孔、皱纹。质坚韧。断面不整齐,皮部薄,木质部稍带红黄色,密具导管,木部射线极狭,髓部带紫色。

炮制洗净,润透,斜切薄片,晒干。

性味甘,平。

①《陆川本草》:"甘,寒。"

②《广西中药志》:"味微苦,性平。"

③《广西中草药》:"味微酸涩,性平。"

归经《广西中药志》:"入肝经。"

功能主治治风湿痛,跌打伤筋。

①《陆川本草》:"去风湿。治四肢挛急,抽搐,风湿痛,跌打伤筋。"

②《广西中药志》:"舒筋活络,去瘀生新。治跌打内伤,筋络拘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浸酒。外用:酒炒敷。

注意《广西中药志》:"虚寒无瘀者勿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四方藤

药材名称四方藤

拼音Sì Fānɡ Ténɡ

英文名Treebine Stem

别名筋藤、红宽筋藤、春根藤、伸筋藤、方根藤、蚂蝗藤、软筋藤风藤、方藤、红四方藤、翼枝白粉藤

出处出自《广西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戟叶白粉藤的藤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ssus hastata (Miq.)Planch.[Vitis hastata Miq.;C.pteroclada Hayata]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戟叶白粉藤常绿草质藤本。茎粗壮,下部木质;上部草质,绿色或紫红色;枝苍白色或粉白色,有4狭翅,干时节上不收缩;卷须二叉状,与叶对生。单叶互生;叶柄长2-5cm;叶片心状戟形,长6-12cm,宽4-8cm,先端急渐尖,有短尾状尖头,基部心形,近全缘或有疏离的小锯齿,两面无毛。聚伞花序通常组成与叶对生、与叶柄等长或较长的伞形花序,在最顶部的有时呈短小的圆锥花序式排列;花便长2-4mm;花萼杯状,先端截平,无毛;花瓣紫红色,卵状长圆形,长约2mm,无毛;雄蕊4;花盘浅波状;子房无毛。浆果椭圆状,长约6mm,成熟时紫黑色。花期6-7月,果期11-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呈四角形条状,长50-70cm,直径0.5-1.8cm,稍扭曲,节上有托叶和卷须的残基,节间长7-20cm,棱上略有翅,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粗糙,具皮孔、皱纹。质坚韧。断面不整齐,皮部薄,木质部稍带红黄色,密具导管,木部射线极狭,髓部带紫色。

炮制洗净,润透,斜切薄片,晒干。

性味辛;微苦;性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肢体麻痹;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烂敷;或泡酒搽。

注意《广西中药志》:虚寒无瘀者勿服。

各家论述1.《陆川本草》:去风湿。治四肢挛急,抽搐,风湿痛,跌打伤筋。

2.《广西中药志》:舒筋活络,去瘀生新。治跌打内伤,筋络拘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地五泡藤

    药材名称地五泡藤拼音Dì Wǔ Pào Ténɡ别名灰毛泡(《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家正牛(苗名)。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地五泡藤的根、叶。夏、秋采收。原形态常

  • 酸枣肉

    药材名称酸枣肉拼音Suān Zǎo Ròu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 (Bunge)Hu ex H.F.Chow的果肉。拉丁植物动物

  • 刺梨根

    《中药大辞典》:刺梨根药材名称刺梨根拼音Cì Lí Gēn别名茨藜子根(《天宝本草》),茨藜根(《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根。7~8月采。化学成分根

  • 榆仁酱

    《中药大辞典》:榆仁酱药材名称榆仁酱拼音Yú Rén Jiànɡ别名榆酱(《齐民要术》)。出处《食疗本草》来源榆荚仁和面粉等制成之酱。制法《纲目》:"取榆仁水浸

  • 子楝树叶

    药材名称子楝树叶拼音Zǐ Liàn Sh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子楝树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caspermum gracilentum (Hance)Merr.et Perry[E

  • 钻秆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秆虫药材名称钻秆虫拼音Zuàn Gǎn Chónɡ别名高粱条螟[成虫名]、高粱钻心虫来源昆虫纲鳞翅目螟蛾科高粱条螟Diatraea venosata (Wal

  • 矮柳穿鱼

    药材名称矮柳穿鱼拼音ǎi Liǔ Chuān Yú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多枝柳穿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aria buriatica Tarcz.et Bent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

  • 榅桲皮

    药材名称榅桲皮拼音Wēn Bó Pí别名榅桲木皮(《纲目》)。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榅桲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榅桲"条。功能主治《本草图经》:&q

  • 黄花独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独蒜药材名称黄花独蒜别名土白及[广西]、粉口兰来源兰科黄花独蒜Spathoglottis pubescens Lindl.,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贵州、台湾。功能主治

  • 竹节香附

    《中药大辞典》:竹节香附药材名称竹节香附拼音Zhú Jié Xiānɡ Fù别名两头尖(《品汇精要》),草乌喙(《药材资料汇编》)。出处《中药志》来源为毛茛种植物红背银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