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四肢疼痛

四肢疼痛

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诸风》。多因风寒湿邪外袭,或痰火壅塞经络所致。疼痛部位有固定与游走的不同。《诸病源候论·四肢痛无常处候》:“四肢痛无常处者,手足支节皆卒然而痛,不在一处,其痛处不肿,色亦不异,但肉里掣痛,如锥刀所刺。由体虚受于风邪,风邪随气而行,气虚之时,邪气则胜,与正气交争相击,痛随虚而生,故无常处也。”《医权初编》卷上:“体肥善饮,素多痰火者,一旦发动,经络壅塞,四支疼痛,亦不为用,此亦脾家之病。”可用防己汤附子八物汤松节酒等。本证可见于痹证、痛风等疾患。

猜你喜欢

  • 週经

    指月经一年来一次。夏福康《女科知要》:“有一年一行谓之週经,此皆生理上之特异,非关病也。”参见避年条。

  • 液门

    ①经穴名。代号SJ2。出《灵枢·本输》。《针灸甲乙经》作腋门,《千金要方》作掖门。属手少阳三焦经。荣(水)穴。位于手背侧第四、五指缝间,当指掌关节前方赤白肉际处。布有尺神经的手背支和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

  • 过山香

    见《福建中草药》。为九里香之别名,详该条。

  • 涩翳内障

    病名。又名翳。《秘传眼科龙木论》:“此眼初患之时,朦胧如轻烟薄雾,渐渐失明……,不靓人物,犹辨三光,翳如凝脂色,瞳人端正,状宜金针。”由于此障“黄色而大,凝滞无吸收,故曰涩翳”(《疡医大全》卷十二)。

  • 木别子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木鳖子,详该条。

  • 三十六根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为三十六荡之别名,详该条。

  • 仰顶生

    病证名。即产儿额先露。清·周纪常《女科辑要》:“名仰顶生者,谓额角已露,顶却向后。”

  • 太乙紫金丹

    即紫金锭,见该条。

  • 耶悉茗花

    出《南方草木状》。为素馨花之别名,详该条。

  • 秦之桢

    【介绍】:清代医家。字皇士。云间(今上海市松江)人。为明代名医秦昌遇(字景明)之从孙。承继家业,亦以医名。撰有《伤寒大白》(1714年刻行)一书,主张伤寒证之挟食者,消食尤为其要。另辑有《女科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