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祛瘀药中比较峻烈的药物,达到祛瘀的目的。如大黄、桃仁、红花、水蛭、虫等。
见六种新编条。
气功功法。以“闲气”为主的练功方法。见于《云笈七韱》卷61。其方法:取静室处,散发,宽衣,覆被,正身仰卧,展脚及手于席上,勿握固。待全身安排舒适后,即便调气,候气得所(候气和调),咽之便闭气令闲;又冥
见《外科正宗》。即皮肤针。见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瓠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刺楸树皮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鬲,否鬲之意。因气血俱病,否鬲不通,而致半身不遂。《素问·大奇论》:“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类经·脉色类》:“胃气既伤,血脉又病,故上下否鬲,半身偏枯也。”
病名。见《幼幼集成》。系指口角生疮,多见于小儿。即口吻疮。详该条。
见《兰室秘藏·阴痿阴汗门》。即固真汤,见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钟乳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