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敖氏伤寒金镜录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岗松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人迎,见该条。
见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条。
见梅师方条。
①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丁之一。其状大如匙面,四边皆赤,有黑头如粟粒。治见疔疮条。②见《本草纲目》。即盐麸子,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小儿伤食而发的丹毒。因其脾胃之气未充,乳食过度,不能运化,蕴积化热,达于肌表,复感风热邪毒,故成此症。症见发热口渴,烦躁多啼,身多红晕,皮肤灼热,不思饮食;食积甚者,可见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杠板归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毛茛之别名,详该条。
见陆氏三世医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