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如意金黄散

如意金黄散

《中国药典》:如意金黄散

药方名称如意金黄散

处方姜黄160g大黄160g黄柏160g苍术64g厚朴64g陈皮64g甘草64g 生天南星64g白芷160g天花粉320g

性状为黄色至金黄色的粉末;气微香,味苦、微甘。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用于疮疡肿痛,丹毒流注,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外用,红肿,烦热,疼痛,用清茶调敷;漫肿无头,用醋或葱酒调敷,亦可用植物油或蜂蜜调敷;一日数次。

注意外用药,不可内服。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外科正宗》卷一:如意金黄散

药方名称如意金黄散

别名金黄散(《嵩崖遵生》卷十二)、神效金黄散(《良朋汇集》卷五)。

处方天花粉(上白)5千克黄柏(色重者)大黄姜黄各2.5千克白芷2.5千克 紫厚朴陈皮甘草苍术天南星各1千克

制法上药晒极干燥,磨极细,过筛,瓷器收贮。

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跌扑损伤,湿痰流毒,大头时肿,漆疮火丹,风热天泡,肌肤赤肿,干湿脚气,妇女乳痈,小儿丹毒。

用法用量凡遇红赤肿痛发热未成脓者,以及夏月诸疮,俱用茶汤同蜜调敷;如微热微肿,及大疮已成,欲作脓者,葱汤同蜜调敷;如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湿痰流毒,附骨痈疽,鹤膝风,葱、酒煎调敷;如风热恶毒,皮肤亢热,红色光亮,游走不定者,蜜水调敷;如天泡火丹,赤游丹,黄水漆疮,恶血攻注等,大蓝根叶捣汁调敷,或加蜂蜜;汤泼火烧,皮肤破烂,麻油调敷。

摘录外科正宗》卷一

猜你喜欢

  • 五消饮加减

    药方名称五消饮加减处方焦楂15克,麦芽10克,建曲10克,川朴1.5克,大白6克,炮姜5克,元胡10克,木香3克,二丑15克。功能主治消积滞,散寒邪。主寒冷停食,凝结于下焦,壅滞不通。用法用量水煎服,

  • 快肌丸

    药方名称快肌丸处方威灵仙(去土)1两半(为细末),猪胆3枚。制法上取胆汁和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遍身疥疮。用法用量每服20丸,荆芥汤送下,不拘时候。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 黛黄散

    药方名称黛黄散处方黄柏1两,青黛2钱,黄连1钱半,白芷1钱半,赤芍1钱,细茶1钱,麝香2分5厘。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口疮及牙齿根臭烂,或黑色,或疼痛甚者。用法用量敷患处。若舌上生疮烂痛者,加酒炒黄芩、

  • 加味葛根芩连汤

    药方名称加味葛根芩连汤处方生石膏18克葛根金银花杭白芍各12克黄芩甘草各9克 川黄连4.5克全蝎蜈蚣各3克功能主治清热透表,芳香逐秽,调肝熄风,宣痹通络。治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的急性期。用法用量用

  • 益荣汤

    药方名称益荣汤处方当归(去芦,酒浸)黄耆(去芦)小草酸枣仁(炒,去壳)柏子仁(炒)麦门冬(去心)茯神(去木)白芍药紫石英(细研)各30克木香(不见火)人参甘草(炙)各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补血养

  • 海带丸

    药方名称海带丸处方海带、贝母、青皮、陈皮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瘿气久不消。用法用量《种福堂方》有海藻。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三

  • 九味养脾汤

    药方名称九味养脾汤处方白术1钱2分,白芍药(酒炒)8分,白茯苓8分,人参6分,陈皮6分,川芎6分,甘草(炙)4分,黄耆(蜜炙)4分,当归(酒洗)4分,半夏6分,山楂6分,麦门冬6分。功能主治小儿大病后

  • 柴胡达原饮

    《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达原饮药方名称柴胡达原饮处方柴胡4.5克 生枳壳4.5克 川朴4.5克青皮4.5克 炙草2.1克黄芩4.5克 苦桔梗3克草果1.8克槟榔6克荷叶梗16厘米功能主治和中化湿,祛痰

  • 白头翁丸

    方出《外台》卷二十三引《必效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五:白头翁丸药方名称白头翁丸处方白头翁半两,昆布10分,海藻7分,通草7分,玄参8分,连翘(微炒)8分,白蔹6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

  • 败鼓皮丸

    药方名称败鼓皮丸处方破旧铜鼓皮1张(切碎,河砂拌炒松脆,研末)。制法上以陈烧酒和糯米粉糊丸。功能主治湿滞肿满,峻逐日久,伤残脾阳,更损肾阳之水臌,腹大如箕,手足反瘦,逐渐坚胀,按之如鼓,旦食不能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