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草药图经条。
病名。出《肘后方》卷五。又名多骨疽、朽骨疽。《外科精义》卷上:“夫附骨疽者,以其毒气深沉,附着于骨也。”本病可发于全身骨骼。初起多见寒热往来,病处多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继则筋骨疼痛如锥刺,甚至肢体伸屈
证名。出《素问·气厥论》。指鼻涕浓稠秽浊,多因肺热或胆热所致,常见于鼻渊等病。
上古时代兽医。相传生活于黄帝时代,善治马病,是古书中记载最早的兽医。
出《本草经集注》。即蓝实,详该条。
上臂和躯干连接的部分。肩部的肩关节,主上肢回转活动的作用。《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即癃闭,详该条。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亦称胎前白带。在正常情况下,孕后白带较平时可稍为增加。如超出正常现象,则为病态。多因孕后脾虚运化失职,或胞虚寒冷,寒湿凝滞,伤及冲带二脉,以致白带量多。治宜健脾固摄。方
病名。①《诸病源候论》卷二十:“腹中气乍满乍减而痛,名曰气疝也。”多因饮食寒温不适,气机阻塞而致腹中气痛的病症。宜理气为主,用荔香散。②指因气郁而发作的阴囊坠痛,或伴有少腹结滞不舒、大小便困难、遗尿、
古病名。亦称肺中风。泛指风邪入中于肺发生的症候。《太平圣惠方·治肺脏中风诸方》:“肺主于气。气为卫,卫为阳。阳气行于表,荣华于皮肤。若卫气虚少,风邪相搏,则胸满短气,冒闷汗出,嘘吸颤掉,语声嘶塞,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