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医学大辞典》。为猴枣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白牛膝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芫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为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
见《贵阳民间药草》。即刺梨根,详该条。
宋代医疗福利设施,据载系专为收养贫病之人而设。
养生专书,明·高濂著,二十卷,刊于公元1591年。全书分八个部分,内容较广,从养生出发,涉及衣、食、住等各方面,较有参考价值。
综合性医书。4卷。明·王肯堂撰,蒋仪校订。刊于1641年。全书分述临床各科病证。据蒋氏所撰凡例介绍,王氏此书“指其大要,令一披览而晓然于辨症用药,真昭彻如镜,遂以《医镜》名编”。卷1~3以内科病证为主
见《广西中药志》。为莲生桂子花之别名,详该条。
痿证之一。见《证治汇补·痿躄章》。多由产后恶露未尽,或跌仆损伤,瘀血不消所致。症见四肢痿软,不能运动,兼见疼痛、脉涩等症。治宜活血行瘀为主。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或用归梢汤。参见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