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肠病

小肠病

六腑病候之一。小肠受盛胃中水谷,主转输清浊,与心相为表里,其病有寒热虚实之分,多由客寒蕴热、气滞郁结或气虚不禁所致。临床表现多见二便失常,并可兼见心经症状。《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太平圣惠方》卷四:“若虚则生寒,寒则肠中痛,惊跳,乍来乍去,小便数,此则小肠虚冷之候也。”又“小肠实则生热,热则心下急痹,口张,舌上生疮,身热来去,汗出,心烦身重,小腹胀急,小便赤涩不利,则为小肠实热之候也。”《杂病源流犀烛·小肠病源流》:“小肠气小肠经病也,小腹睾丸,连腰脊而痛;”“小肠痈,小肠火热病也,……其症发热恶寒,脉芤而数,肤皮错纵,腹急渐肿,按之内痛,大便重坠,小便滞若淋。”治宜通利小肠、清心泻火等法。参见各有关条目。

猜你喜欢

  • 小和尚藤

    见《重庆草药》。为小金樱之别名,详该条。

  • 室女经来复断

    病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室女天癸已至,复止不来,此系先天精血不足,或十岁左右多病,冲任衰弱,气血未充,故来而复断也。不必用通经药。治法当滋养阴血,补脾和胃,则经血自期而下矣,宜服大补二天膏。”(熟

  • 弱风

    八风之一。指从东南方来的风邪。《灵枢·九宫八风》:“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气主体重。”

  • 太医院副使

    金代医官职称。系仅次于提点、太医院使的官职,官阶从六品。参见太医院条。

  • 三十四号小畜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感门》卷二十一。即必胜汤,见该条。

  • 痛如针刺

    证名。见《银海精微》。为眼珠疼痛如针刺样的证候。可见于内、外障眼疾。本证有虚实之分。实证多为心经实火所致。症见头痛眼胀,赤热刺痛,持续无间,泪出羞明,或黑睛生翳等;虚证常属体疲目劳,荣气不上溯于目所致

  • ①五音之一。肝者角,其音调畅中正,长而直。②五不女之一。详五不女条。③古时用兽角制成的杯罐作拔罐工具,故名。据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文物《五十二病方》载:“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枣(核)者方:以小角角

  • 喻氏医书三种

    丛书名。清·喻昌撰。刊于1763年。包括《医门法律》、《尚论篇》、《寓意草》。各详该条。

  • 子冒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亦名子癎,亦名子冒也。”即子癎。详该条。

  • 黑道

    二月所行之道。《汉书》:“日有中道,月有九行,……月有九行者,黑道二,出黄道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