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山肉桂

山肉桂

药材名称山肉桂

拼音Shān Ròu Guì

别名肉桂三条筋小粘药(《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樟科植物钝叶樟茎皮。秋季采收。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15米,树皮褐色,有香味。枝常对生,近于四棱形,有短柔毛,但毛不久即脱落。叶较大,近对生,硬革质,椭圆状长椭圆形至卵状长椭圆形,长10~22厘米,宽4~6厘米,先瑞圆或渐狭,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榄绿色,下面淡绿色,光亮无毛,3出脉,其间有横向平行细脉;叶柄粗壮,带褐色,长1.2~2厘米。花黄色;圆锥花序大,近顶生,短于或与叶等长。果小,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顶端圆而有细尖;果托浅杯状,包着果的基部,边缘有圆齿6枚。花期春季。果期4~5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密林中或沟边。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辛甘,温。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温。"

②《云南中草药选》:"甘辛,温。"

功能主治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散寒,行气止痛。治胃寒疼痛,虚寒泄泻,风湿骨痛,腰肌劳损,肾虚阳痿,经闭,蛇咬伤。"

②《云南中草药选》:"消肿,止血,接骨。治外伤出血,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5分。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粳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粳米药材名称粳米拼音Jīnɡ Mǐ别名白米来源禾本科粳米Oryza sativa L.,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温中和胃,益气止泄。主治烦躁口渴,赤痢热躁,伤暑发热。

  • 粗叶卷柏

    药材名称粗叶卷柏拼音Cū Yè Juǎn Bǎi英文名Roughleaved Spikemoss别名肺筋草、石上柏、凤尾草、鸭头草、银肺筋草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中国药用动物志》

  • 保山附片

    药材名称保山附片别名草乌来源毛茛科保山附片Aconitum nagarum Stapf,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

  • 白花草

    药材名称白花草拼音Bái Huā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鹅毛玉凤花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benaria dentata (Sw.)Schltr.[Orchis dentata Sw.

  • 鱼腥草

    《中国药典》:鱼腥草药材名称鱼腥草拼音Yú Xīnɡ Cǎo英文名HERBA HOUTTUYNIAE别名侧耳根、猪鼻孔、臭草、鱼鳞草来源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

  • 刺老鸦

    药材名称刺老鸦拼音Cì Lǎo Yā出处《黑龙江中药》来源为五加科植物辽东楤木的根皮或树皮。春季采收,晒干。原形态辽东楤木,又名:龙牙梅木、刺龙牙、虎阳刺。小乔木,高1.5~3米。树皮灰色,

  • 牛筋刺寄生

    药材名称牛筋刺寄生拼音Niú Jīn Cì Jì Shēnɡ别名梨寄生、藏寄生、野花椒寄生、老米酒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滇藏钝果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xillus thib

  • 骆驼毛

    《中药大辞典》:骆驼毛药材名称骆驼毛拼音Luò Tuo Máo别名驼绒(《龚氏经验方》)出处《本经》性味①《本经》:"味咸,平。"②《别录》:"有毒。

  • 鬼笔

    《中药大辞典》:鬼笔药材名称鬼笔拼音Guǐ Bǐ别名朝生暮落花、狗溺台(《本草拾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鬼笔科植物细皱鬼笔的子实体。原形态子实体发生之初,为卵圆形,长径约2厘米,白色柔软,有弹力

  • 草木王

    药材名称草木王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肉座目麦角科草木王Cordyceps sp.,以菌座和虫体入药。功能主治主治各种毒蛇咬伤,伤口红肿,头眩,抽搐,复视,昏迷不醒人事。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注意有大毒,不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