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心胃火燔

心胃火燔

心营热盛,又兼胃火铄津所致。症见高热,烦渴,心神不安,舌绛而中心干燥等。《温热论》:“再舌绛而中心干者,乃心胃火燔,劫铄津液。”治宜清气凉营

猜你喜欢

  • 六极

    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证。指六种虚损重症。①指气极、血极、筋极、肌极、骨极、精极六种病症。(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②指气极、脉极、筋极、肉极、骨极、精极六种病症。(见《备急千金要方》)③

  • 阳陵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膝阳关,见该条。或作阳陵泉之简称。

  • 乌豆草

    见《贵州草药》。为大肺筋草之别名,详该条。

  • 鼻如烟煤

    证名。指鼻孔色黑如涂烟煤的症象。《世补斋医书后集·广温热论》:“温证鼻如烟煤者,邪热燥热也。”可见于温病、温毒、疫痢等证。

  • 饿虎扑食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手仰掌置于腰间,两掌前推,边推边旋臂,使掌心朝前,虎口朝下,同时腰部也随势前俯,前腿得势似冲,后腿使劲伸直,然后握拳收回至腰间。

  • 长虫

    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即蛔虫。详蛔虫病条。

  • 舌謇(jiǎn 检)

    同舌蹇,详该条。

  • 滚刺疗法

    皮肤针疗法之一,因使用滚刺筒进行刺激故名。参见滚针筒条。

  • 下部冰冷不孕

    病证名。出《傅青主女科》。不孕症型之一。即胞寒不孕。详该条。

  • 面焦

    指面部泛现干枯焦黑的病色。出《素问·上古天真论》。多由阳明气衰,气血失荣所致。可见于久病及老衰患者。《医碥·面》:“面焦,胃脉衰。人参、黄芪、甘草、白芍、升麻、葛根、白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