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十干以纪日,庚辛即庚日与辛日。庚辛属金,金分阴阳。庚为阳金。内应手阳明大肠经,故大肠为庚日,辛为阴金,内属手太阴肺经,故肺经旺于辛日。《素问·脏气法时论》:“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即五色丹。见该条。
【生卒】:十四世纪【介绍】:元代著名医学家。字伯仁,晚号撄宁生。祖籍襄城(今河南襄城),后迁仪真(今属江苏)和余姚(今属浙江)。自幼习儒学,善长诗文。京口(今镇江)名医王居中客居仪真,滑寿随从学医,精
见《本草纲目》卷三十四。指脑。精神意识,记忆思维,视觉器官,皆发于脑,故称。详脑条。
疮疡内治法中“消、托、补”三大法则之一。见《外科精义》卷上。凡疮疡初起尚未成脓,用内服药促其消散,为疮疡内消法。根据肿疡发生的病因和证情等辨证施治,如表邪未解者以解表为主;热毒炽盛者以清热为主;里实者
见坤中之要条。
病名。见《辨证录》卷十三瘰疬门。即瘰疬。详该条。
病名。因食中毒和疫死的牛肉而出现中毒症状者。其症“令人心闷,身体痹,甚者乃吐逆下利,腹痛不可堪,因而致死者非一也。”(《诸病源候论·食牛肉中毒候》)。参见食六畜肉中毒条。
方书名。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或《本事方》。宋·许叔微撰。10卷。约刊于12世纪中期。书中按病类分为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心小肠脾胃病、肺肾经病、头痛头晕方等23类。收载治疗方剂及针灸法,所选方剂约300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系指喉内生物如菌,或如浮萍。有因过食膏粱炙煿厚味,热毒积于心脾二经,上蒸咽喉所致者。有因“忧郁血热气滞而生,妇人多有患之者。”《咽喉经验秘传》)。有因肝肾阴亏,虚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