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更衣丸

更衣丸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一:更衣丸

药方名称更衣丸

别名朱砂芦荟丸(《医略六书》卷十八)。

处方朱砂(研飞如面)15克芦荟<研细)21克

制法滴好酒少许和丸。

功能主治泻火,通便,安神。治肝火上炎,肠热便秘,目赤易怒,头晕心烦,睡眠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6克,好酒吞服。朝服暮通,暮服朝通。须天晴时修合为妙。

备注方中芦荟苦寒,泻下通便,兼清肝火,朱砂甘寒生津,宁心安神。因芦荟气味秽恶,故用好酒少许以辟秽和胃。合用而有泻火,通便、安神之功。古人入厕必更衣,故名"更衣丸"。

按: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医宗金鉴》卷三十二补。

摘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一

《成方便读》卷一:更衣丸

药方名称更衣丸

处方真上好芦荟2两,麦冬1两(捣罗),朱砂1两(为衣)。

制法上为丸,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燥火有余,津枯便闭之证。

用法用量口服。

各家论述芦荟,木之脂也,味苦性寒,阳明、厥阴药也,专能泄热降火,润燥通肠,而以麦冬之寒滑多脂者助之,其便有不立通者乎?用朱砂为衣者,镇其浮游之火,而复其离内之阴耳。

摘录《成方便读》卷一

方出《广笔记》卷一,名见《古今名医方论》卷四:更衣丸

药方名称更衣丸

别名朱砂芦荟

处方朱砂(研如飞面)5钱,真芦荟(研细)7钱。

制法滴好酒少许为丸。

功能主治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朱砂芦荟丸(《证治汇补》卷一)。

各家论述古今名医方论》:柯韵伯曰:胃为后天之本,不及固病,太过亦病。然太过复有阳盛、阴虚之别焉。两阳合明而胃家实,仲景制三承气下之;水火不交而津液亡,前贤又制更衣丸以润之。古人入厕必更衣,故为此丸立名。用药之义,以重坠下达而奏功。朱砂色赤属火,体重象金,味甘归土,性寒类水,为丹祖汞母,能输坎以填离,生水以济火,是肾家之心药也;配以芦荟,黑色通肾,苦味入心,滋润之质可转濡胃燥,大寒之性能下开胃关,此阴中之阴,洵为肾家主剂矣。合以为丸,有水火既济之理,水土合和之义,两者相须,得效甚宏,奏功甚捷,真匪夷所思者。

摘录方出《广笔记》卷一,名见《古今名医方论》卷四

猜你喜欢

  • 莲子百合煲猪肉

    药方名称莲子百合煲猪肉处方莲子30克百合30克 瘦猪肉200~250克制法将莲子、百合、瘦猪肉加水适量,置文火上煲熟。功能主治交通心肾,固摄精气。适用于梦遗、心悸、失眠、滑精、淋浊、带下。用法用量调味

  • 地黄汁

    药方名称地黄汁处方生地黄汁。功能主治小儿吐血、衄血。用法用量取1分,调发灰半钱,分作2服,食后少顷灌下。摘录《直指小儿》卷四

  • 香豉汤

    《外台秘要》卷四引《删繁方》:香豉汤药方名称香豉汤处方香豉9克(绵裹)葱须(切)12克石膏24克栀子仁9克生姜24克大青6克升麻9克芒消9克制法上八味,切。功能主治治温病肺胃热盛,身发斑点。用法用量以

  • 八仙早朝糕

    药方名称八仙早朝糕处方白术(炒)4两,白茯苓(去皮)2两,陈皮(去白)2两,山药(姜汁炒)4两,莲肉(去皮心)4两,薏苡仁(炒)4两,芡实(去壳,净)4两,人参(去芦)2两,桔梗(炒干)1两。制法上为

  • 豆花羮

    药方名称豆花羮处方小豆花。功能主治寒热泄痢;病酒头痛。用法用量上药入豉外煮,以五味和作羮食。摘录《医统》卷八十七

  • 黄芩白术汤

    药方名称黄芩白术汤处方黄芩5钱,白术5钱,苏叶2钱5分。功能主治妊娠中湿,或因早行感雾露之气,或冒雨,或久居下湿之地,或汗出取冷水浴之,其证发热,骨节烦痛,身体重着,头痛鼻塞。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

  • 钩蝎煎

    药方名称钩蝎煎处方柴胡、薄荷、钩藤、全蝎、当归、芍药、广皮、甘草、木通、黄芩。功能主治时感风热,头痛,筋掣,胁痛,溺赤,烦渴。摘录《医级》卷七

  • 三乌茵陈汤加味

    药方名称三乌茵陈汤加味处方首乌15克,乌豆衣9克,乌梅9克,绵茵陈15克,丹皮9克,蝉衣4克,生地12克,当归6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养阴,补肝肾,利湿。主肝阴虚夹湿。(迁延性肝炎)用法用量水煎服,每

  • 滋阴清胃丸

    药方名称滋阴清胃丸处方当归(酒洗)生地黄(酒洗)牡丹皮(去骨)栀子仁(盐水炒)各30克 软石膏(煅,醋淬)60克黄连(酒炒)知母葛粉防风各21克升麻白芷各15克 生甘草节12克制法上为细末,汤泡蒸饼搅

  • 麻黄二桂枝一小青龙一汤

    药方名称麻黄二桂枝一小青龙一汤处方麻黄(去节)5钱,杏仁(润去皮,同白火石、乌豆煮之,从已至午,捣烂)27粒,桂枝(去皮)3钱,甘草(去头尾,酒润,炎黄色)3钱,芍药(去粗皮,蜜水蒸,晒3次)3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