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附散

桂附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桂附散

药方名称桂附散

处方桂心30克附子30克(去皮、脐,生)白矾60克细辛30克白芷30克五加皮60克桑叶60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伤折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每度用药90克,入葱连根10茎,以水66.5升,煎十余沸,渐添,淋熨。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

《圣惠》卷六十七:桂附散

药方名称桂附散

处方桂心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僵蚕1两(微炒),蒲黄1两,茅根1两(锉),古铜末1两,当归1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腕折,筋骨伤损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会约》卷八:桂附散

药方名称桂附散

处方肉桂(去粗)3钱,制附子(或用生者,焙干)3钱,干姜(炒黄)1钱,白豆蔻肉(炒)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饮食一下,痰水同吐,多而且冷,药下亦吐,火将息矣。

用法用量时常挑于口中,以火酒运下。

摘录《会约》卷八

《青囊立效秘方》卷一:桂附散

药方名称桂附散

处方川乌1钱5分,草乌1钱5分,丁香1钱,肉桂2钱,生南星1钱5分,干姜2钱,牙皂1钱5分,白芥子1钱5分,唐阿魏2钱,吴萸1钱,细辛1钱,火消1钱5分,附子2钱,银朱1钱5分,毛菇1钱5分,原寸3分。

制法上为细末,乳至无声。

功能主治阴疽,流注痰块,及一切风寒湿痹,周身串痛。

摘录《青囊立效秘方》卷一

《圣惠》卷十:桂附散

药方名称桂附散

处方桂心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中风,身体疼,不烦躁,能自转侧,脉浮虚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衣覆出汗。

摘录《圣惠》卷十

猜你喜欢

  • 多妙汤

    药方名称多妙汤处方生地12克,赤芍12克,苦参12克,豨莶草12克,丹皮9克,黄柏9克,知母9克,苍术9克,地肤子9克,六一散15克。功能主治凉血滋阴,清热化湿。主血中伏热,复感风热,引动伏邪,客于肌

  • 增损柴胡汤

    药方名称增损柴胡汤处方北柴胡人参甘草半夏陈皮川芎白芍药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产后虚羸,寒热如疟,食少腹胀。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5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22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 四维散

    药方名称四维散处方人参30克 制附子6克干姜(炒黄)6克 炙甘草3~6克乌梅肉1.5~3克制法上为末和匀,用水拌湿,蒸一饭顷,取起烘干,再为末。功能主治温补脾肾。治脾肾虚寒,泄痢滑脱不止;或气虚下陷,

  • 清络饮加甘桔甜杏仁麦冬汤

    药方名称清络饮加甘桔甜杏仁麦冬汤处方鲜荷叶边6克 鲜银花6克西瓜翠衣6克 鲜扁豆花1枝丝瓜皮6克 鲜竹叶心6克甘草3克桔梗6克 甜杏仁6克麦冬9克功能主治清肺热,利肺气,保肺阴。治手太阴暑湿,但咳无痰

  • 丹皮散

    《女科切要》卷一:丹皮散药方名称丹皮散处方丹皮、肉桂、归尾、玄胡、牛膝、赤芍、三棱、蓬术。功能主治调经。主妇人经闭,气不调和,血不流转,气血虚损,外发潮热,头痛昏重,肢体倦怠,五心烦热,心忡面赤,口燥

  • 定疼汤

    药方名称定疼汤处方独活2钱,羌活2钱,藁本2钱,川芎1钱5分,甘草1钱5分,防风1钱5分,前胡1钱5分,当归1钱5分,陈皮8分,肉桂8分,苏子8分。功能主治寒痰不散,肩背项脊痛,并背心痛。用法用量酒煎

  • 搐鼻如圣散

    药方名称搐鼻如圣散处方皂角(去皮弦,炙)、白矾、雄黄、藜芦。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缠喉急痹,牙关紧闭。用法用量搐鼻。摘录《成方切用》卷三

  • 正气天香散

    药方名称正气天香散别名绀珠正气天香汤(《玉机微义》卷四十九)。处方乌药60克香附末240克陈皮苏叶干姜各3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治妇人诸气作痛,或上冲心胸,或攻筑胁肋,腹中结块,发渴刺痛

  • 椒子散

    药方名称椒子散处方川椒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止痛。主痛痔。用法用量掺少许棉花片上,放患处坐。摘录《疡科选粹》卷五

  • 坎离丹

    《魏氏家藏方》卷六:坎离丹药方名称坎离丹处方伏火灵砂(细研)1两半,阳起石(酒煮)1两半,磁石(火煅,醋淬7次)1两半,钟乳粉1两半,龙齿1两(黑豆蒸1日,去豆)。制法上为细末,粽角为丸,如绿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