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橛骨

猜你喜欢

  • 栝萎桂枝汤

    《金匮要略》方。天花粉、甘草各二两,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水煎,分三次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治太阳痓病,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

  • 朱天璧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蘧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崇祯年间(1642年)举孝廉。平素注意医药,曾在海上卖药。当时值兵荒马乱,行医不计酬,救活很多。著有《医准》一书,佚。

  • 香菜子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芫荽子之别名。详该条。

  • 喻图南

    【介绍】:见喻化鹏条。

  • 济坤育麟竹林寺女科全书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

  • 范阳东方

    见范东阳方条。

  • 食后昏困

    病证名。又称饭醉。食入则困倦,精神昏冒欲睡。《东医宝鉴·杂病篇》:“食后昏困,宜用参芪汤、升阳补气汤。”参见饭醉、嗜卧等条。

  • 暑中

    类中风之一。见《医宗必读·类中风》。又名中暑(《万病回春》列为类中风之一)。因夏季酷热,猝中暑邪所致。症见面垢,闷倒,昏不知人,冷汗自出,手足微冷,或吐,或泻,或喘,或满,或渴。可先与通窍法,用苏合香

  • 肝寒

    ①指阳气不足致肝气凝泣,属内寒之证。症见忧郁胆怯,倦怠不耐劳,四肢不温,脉沉细而迟。②指寒邪凝滞于肝经。详寒滞肝脉条。

  • 潼蒺藜

    见《本草便读》。为沙苑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