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指
即手之第二指。
即手之第二指。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三香丸,见该条。
【介绍】:见吕留良条。
蝎的异体字。参见蝎虎痧条。
《金匮翼》卷六方。熟地黄二钱,川楝子、延胡索各五分,附子、肉桂各七分,炙甘草一钱。水煎,去渣,空腹食前稍热服。治脐下冷、撮痛,阴内冷如冰。
出《肘后方》卷五,即旋耳疮,详该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杨梅之别名,详该条。
见证治准绳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薯莨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九世纪【介绍】:五代时医生,字少卿。蜀(今四川)人。据《鉴戒录》记载,他善于分析病因,从思想和精神因素入手治病。董太尉璋久患渴疾,屡经医治不效。虞为诊治时指出:非唯患渴浆,而且渴士,如能得多
古病名。指食不知饱,肌瘦、腹大而多泄的证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有嗜食,食已仍不知饱足,又不生肌肉,但其腹大,其大便数而多泄,亦呼为豁泄,此肠胃不守故也。”治宜健脾益气。用参苓白术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