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指以针尖方向与经脉之间的逆(迎)、顺(随)关系来分别补泻的方法。《灵枢·终始》:“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较原则的提出了泻法为迎、补法为随的见解。后世医家据此加以发挥,认为迎随
见《草药手册》。为金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指自觉咽喉、口腔干燥之症。详口干、渴等条。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因蜂的种类甚多,人之体质各异,螫伤后的毒性反应大小不同,轻者仅有局部红肿疼痛,无全身症状,一、二日后自愈;重者局部潮红、肿胀、疼痛剧烈、或感染成疮,并伴有头昏、恶心、呕吐、
见伤寒论后条辨条。
病名。清·鲍相璈《验方新编》卷六:“小腹有块直冲心胸,叫号疼痛、止觉筋硬,此名横梁疝……妇女患此最多。”治法:补骨脂一斤,黑芝麻二两,拌炒筛去芝麻,将补骨脂研细末,以酒为丸,每服三钱,开水送下。
即凫骨。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即代指,见该条。
病证名。据古籍记载,妇人每临经时,腰腹胀痛,阴内淫淫虫出如鼠粘子状,绿色者数十枚,后经水随至。可用酒制黄连为君,白术、香附为臣,研末粥丸,立服吞之。
【介绍】:见余梦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