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沉香温胃丸

沉香温胃丸

内外伤辨》卷中:沉香温胃丸

药方名称沉香温胃丸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巴戟(酒漫,去心)干姜(炮)茴香(炮)各30克 官桂21克沉香甘草(炙)当归吴茱萸(洗,炒去苦)人参白术白芍药 白茯苓(去皮)良姜木香各15克丁香9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好醋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中焦气弱,脾胃受寒,食欲不振,气不调和,脏腑积冷,心腹疼痛,大便滑泄,腹中雷鸣,霍乱吐泻,手足厥逆,便利无度;下焦阳虚,脐腹冷痛;伤寒阴湿,形气沉困,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热米饮送下,日服三次。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一切生冷物。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御药院方》卷四:沉香温胃丸

药方名称沉香温胃丸

处方沉香(锉)1两,陈皮(去白)1两,青皮(去白)1两,人参(去芦头)1两,大麦糵(炒)1两,干姜(炮)1两,神曲(炒)1两,白茯苓(去皮)1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1两,拣丁香半两,木香半两,白豆蔻仁半两,高良姜(锉)半两,丁香皮(切)半两,荜茇半两,缩砂仁半两,红豆半两,白术(锉,炒)2两,大椒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10丸。

功能主治益脾胃,大进饮食,温中消痞,宽膈顺气。主脾胃虚弱,三焦痞塞,中脘气滞,胸膈满闷,宿寒留饮,停积不消,心腹刺痛,胁肋膨胀,呕吐痰逆,噫气吞酸,肠鸣泄利,水谷不化,肢体倦怠,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前细嚼,生姜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四

猜你喜欢

  • 催生神妙乳珠丹

    药方名称催生神妙乳珠丹别名神妙乳砂丹处方乳香(细研)。制法上以猪心血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晒干。功能主治催生。主难产。胞浆先破,恶水来多,胎干不得卧,或胎横逆不顺,及胎死不下,或胎下胞衣未下。用

  • 痢疾导滞散

    药方名称痢疾导滞散处方川大黄3钱,广木香2钱,槟榔3钱,白芍4钱,白茯苓5钱,陈皮3钱,莱菔子4钱,车前子5钱。制法共为细末。功能主治腹痛下痢,里急后重。用法用量3岁以下每服5分。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

  • 活络饮

    《玉案》卷四:活络饮药方名称活络饮处方当归1钱5分,川芎1钱5分,白芍(酒炒)1钱5分,半夏(姜矾制)1钱5分,南星1钱5分,桑寄生1钱5分,秦艽1钱5分,生地1钱5分,苍术(炒)1钱5分。功能主治肢

  • 鲮鲤甲汤

    药方名称鲮鲤甲汤别名鲮鲤汤、鲮鲤甲酒处方鲮鲤甲10片,鳖甲(炙)1两,乌贼骨(去甲)1两,常山3两,附子1枚(炮)。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山瘴疟。南方山岭溪源瘴气毒作,寒热发作无时,萎黄肿满,四肢痹弱。用

  • 点眼地黄膏

    药方名称点眼地黄膏处方生地1合,黄连1两,黄柏5钱,寒水石5钱。制法用地黄捣自然汁和成饼子。功能主治被物撞打,及风热暴赤肿痛,目热泪出。用法用量用时衬纸点眼上。如火烧汤泼,再加黄芩、山栀、大黄各等分为

  • 骨科外洗一方

    药方名称骨科外洗一方处方宽筋藤30g,钩藤30g,金银花藤30g,王不留行30g,刘寄奴15g,防风15g,大黄15g,荆芥10g。功能主治活血通络,舒筋止痛。主损伤后关节强直拘挛,酸痛麻木,或外伤风

  • 还睛膏

    《医统》卷六十一:还睛膏药方名称还睛膏处方坯子10两,真丹4两,乳香2钱,没药2钱,血竭2钱,熊胆2钱,海螵蛸2钱,黄连粉2钱,轻粉2钱,当归2钱,硼砂2钱,白丁香1钱,青盐3钱,铜绿半两,硇砂1钱,

  • 保婴艾叶汤

    《普济方》卷三九六:保婴艾叶汤药方名称保婴艾叶汤处方陈艾叶(炒)1两,当归1两,干姜半两,木香半两,厚朴(制)半两,肉豆蔻半两,草果半两,良姜1两,丁香1两,甘草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冷痢肚痛

  • 枫香汤

    药方名称枫香汤处方枫香1斤,芎?3两,大黄3两,黄芩3两,当归3两,人参3两,射干3两,甘草(炙)3两,升麻4两,蛇床仁2两。功能主治隐疹。用法用量上切,以水2斗,煮取7升,适冷暖分以洗病上,白日3次

  • 桂枝姜苓阿胶汤

    药方名称桂枝姜苓阿胶汤处方茯苓3钱,桂枝3钱,甘草2钱,生姜3钱,阿胶3钱,(炒,研),白芍3钱,当归3钱,川芎3钱。功能主治虚寒腰痛。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医学摘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