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又称肛头痒痛。《杂病源流犀烛·脱肛源流》:“肛门痒痛,湿与火病也。大肠有湿,流注于肛门,则作痒。宜秦艽羌活汤。甚或生虫,其痒难当,治法与虫痔相同。宜神应黑玉丹、萹蓄汤;外以苦楝根煎汤熏洗。大肠有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阳桃,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学家。撰有《岭南脚气论》1卷,已佚。
见《药材学》。为相思子之别名,详该条。
即瘛疭。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详瘛疭条。
即目眶。俗称眼眶。眼窝周围的骨骼,起着保护眼球的作用。
【介绍】:见杜本条。
阳络,指上部、属表的络脉。血外溢,指咯血、鼻血、牙龈出血等。这类出血,多属肺胃阳热炽盛而络脉损伤所致。《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
见《本经逢原》。为灰碱之别名,详该条。
丛书名。又名《陈修园医书十六种》,或名《公余十六种》。清·陈念祖撰。刊于1865年。包括《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