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洗肝散

洗肝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洗肝散

药方名称洗肝散

处方当归(去芦)、薄荷(去梗)、羌活(去芦)、防风(去芦)、山栀子仁、甘草(炙)、大黄(煨)、川芎,各二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风毒上攻,暴作赤目,肿痛难开,隐涩眵泪,昏暗羞明,或生翳膜,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冷水或熟水调下,食后,日服见效。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洗肝散

药方名称洗肝散

处方当归(去芦)薄荷(去梗)羌活(去芦)防风(去芦)山栀子甘草(炙)大黄(煨)川芎各60克

制法上药八味,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疏风散热,清肝泻火。治风热热毒上攻,眼目暴赤,肿痛难开,隐涩眵泪,昏暗羞明,或生翳膜,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脉弦实有力。

用法用量每服6克,凉开水调下,食后服。

备注肝属木而主目。风热犯肝上冲于目,所以目赤肿痛。方中薄荷羌活防风疏散风热,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血行则风自灭;栀子清肝火,利小便;大黄泻实火,通燥结,使二便通利,热毒下降,则赤肿可消;甘草调和诸药。配合成方,共奏疏风散热,清肝泻火之功。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医宗金鉴》卷七十七:洗肝散

药方名称洗肝散

处方车前子3克柴胡4.5克黄芩3克细辛1.5克玄参3克茺蔚子6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肝经郁火上冲,雀目内障,眼中痒涩,朝明暮暗,黄昏视物难见。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加黑豆3~7粒,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七

猜你喜欢

  • 防桔汤

    药方名称防桔汤处方防风1钱,麦冬1两,玄参1两,桔梗3钱,甘草1钱,天花粉2钱,黄芩2钱。功能主治补水之不足,散火之有余。主火丹。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

  • 当归导滞散

    药方名称当归导滞散别名当归导气散处方川大黄1两,川当归1分,麝香少许。制法上除麝香另研外,为极细末,研匀。功能主治落马坠车,打扑损伤瘀血,大便不通,红肿青黯,疼痛昏闷,蓄血内壅欲死。用法用量当归导气散

  • 补胃汤

    《千金》卷十六:补胃汤药方名称补胃汤别名补胃煮散处方防风2两,柏子仁2两,细辛2两,桂心2两,橘皮2两,芎?3两,吴茱萸3两,人参3两,甘草1两。功能主治胃中虚寒,腹痛肠鸣,面目浮肿,少气口苦,身无光

  • 茯苓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引甄权方:茯苓丸药方名称茯苓丸处方茯苓白术椒目各30克 木防己葶苈泽泻各38克甘遂80克赤小豆前胡芫花桂心各15克芒消50克(别研)制法上十二味,研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

  • 白吹药

    药方名称白吹药处方山豆根8分,薄荷4分,白附子1片,硼砂5分,青鱼胆5分,细辛5分,真麝香3分(孕妇忌用),僵蚕6分,上冰片5分。制法上为极细末,瓷瓶收贮听用。功能主治中蜈蚣毒而舌出者。用法用量用时以

  • 救枯丹

    药方名称救枯丹处方玄参3两,甘菊花1两,熟地1两,麦冬2两,芡实5钱。功能主治冬月伤寒,发热口渴,谵语,时而发厥。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用玄参以散其脾胃浮游之火,甘菊以消其胃中之邪,麦冬以滋其肺中之

  • 固涩丸

    药方名称固涩丸处方白术1两,牡蛎(煅)1两,附子1两,干姜1两,肉落(面包煨)1两,赤石脂1两,诃子肉两半,石榴皮(醋炒)两半,枯矾3钱,五倍子4钱。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功能主治滑泄,直肠泄,食入即

  • 扶桑至宝丹

    药方名称扶桑至宝丹别名扶桑丸(《医方集解》)、桑麻丸(《医级》卷八)。处方嫩桑叶数十斤(须择家园中嫩而存树者,采集后,用长流水洗,摘去其蒂,晒干)巨胜子制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养血祛风,润肠

  • 搐鼻开关药

    药方名称搐鼻开关药处方皂角(煨,去皮)、北细辛、南星(生用)、半夏(生用)各等分,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惊风。用法用量每用少许,以竹管盛药,吹入鼻中。牙关紧,用乌梅煎浓汁,调和药末,擦入两

  • 黄耆四物汤

    《济阴纲目》卷十三:黄耆四物汤药方名称黄耆四物汤处方黄耆(蜜炒)、当归、川芎、熟地黄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产后气血虚弱。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煎服。气虚,加参、术、茯苓、甘草;发热,加干姜;自汗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