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润肠丸

润肠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润肠丸

药方名称润肠丸

处方麻子仁、桃仁(去皮尖),各一两。羌活当归尾、大黄(煨),各半两。

炮制上除麻仁桃仁别研如泥外,余药研为细末和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伏火,大便秘涩或干燥塞不通,全不思食,乃风结秘,血结秘,皆令闭塞,以润燥活血疏风,自然通快。

用法用量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白汤送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脾胃论》卷下:润肠丸

药方名称润肠丸

处方大黄(去皮)当归羌活各15克桃仁(汤浸,去皮、尖)30克 麻子仁(去皮取仁)38克

制法上药除麻仁另研如泥外,捣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疏风活血,润燥通便。治风热内伏,血液瘀结,肠道干燥,大便秘涩,全不思食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摘录脾胃论》卷下

《重订严氏济生方》:润肠丸

药方名称润肠丸

别名苁蓉润肠丸(《医学纲目》卷二十三)、苁沉丸(《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肉苁蓉(酒浸,焙)60克沉香(别研)30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麻子仁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精养血,润肠通便。治精亏血虚,津液耗伤,大便秘结者。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仁斋直指》卷十五:润肠丸

药方名称润肠丸

处方杏仁(去皮、尖,炒)枳壳(浸,去瓤,炒)麻仁陈皮各15克阿胶(炒)防风各7.5克

制法研为细末,蜜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血理气,润肠通便。治血虚气滞,大便秘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壮者荆芥泡汤下,老者苏子汤任下。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五

丹溪心法》卷一:润肠丸

药方名称润肠丸

处方麻子仁(另研)大黄(酒煨)各45克桃仁泥 归尾枳实(麸炒)白芍升麻各15克人参甘草陈皮各9克木香槟榔各6克

制法上药除麻仁、桃仁外,为末,却入二仁泥,蜜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扶正理气,润肠通便。治老人中风,三五日不大便者。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腹时用温水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一

《校注妇人良方》卷八:润肠丸

药方名称润肠丸

处方麻子仁桃仁(去皮、尖,另研)各30克羌活当归大黄(煨)皂角仁秦艽各15克

制法上药研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疏风泻火,润燥通便。治风火内伏,大肠干燥,大便秘结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注意若因失血,或因肾虚及直肠干涩,大便不通者,均忌服。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八

猜你喜欢

  • 橘皮煎圆

    药方名称橘皮煎圆处方当归(去芦.先焙)、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肉苁蓉(酒浸.微炙.切.焙干)、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巴戟(去心)、阳起石(酒浸.焙干.研如粉)、石斛(去根)、牛膝(去

  • 赤散

    《肘后方》卷二:赤散药方名称赤散处方牡丹5分,皂荚5分(炙之),细辛3分,干姜3分,附子3分,肉桂2分,珍珠4分,踯躅4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瘴气、疫疠、温毒。用法用量初觉头强邑邑,便以少许纳鼻中,

  • 济急饮

    药方名称济急饮处方紫苏叶。功能主治飞丝入口,令人口舌生泡。用法用量细嚼,白汤咽下。如此数次即愈。摘录《玉案》卷三

  • 野茴香膏

    药方名称野茴香膏处方野茴香222克除虫菊根44克白鲜皮44克干姜44克蜂蜜1.1千克制法将蜂蜜倒人容器内,置沸水中溶化(水浴),搅拌除沫,将上药共研细过筛之药面,徐徐倒人蜜内,充分搅拌成稀糊状,放置成

  • 开牙散

    《直指小儿》卷一:开牙散药方名称开牙散处方华阴细辛1钱,南星1钱,朴消1钱,麝半钱,蝎梢5条。功能主治通关定惊。主用法用量上为末。以少许用乌梅肉揉和擦牙,兼用细辛、皂角、荆芥末吹入鼻中。摘录《直指小儿

  • 更衣大黄丸

    药方名称更衣大黄丸处方大黄7分,葶苈4分(炒),牛黄3分,人参2分,厚朴(炙)2分,芫花(炒)2分,桂心1分,黄芩1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小儿腹大鸣,及内热坚不得大便。用法用量每

  • 定魂同体丹

    药方名称定魂同体丹处方人参1两,茯神5钱,柏子仁3钱,生枣仁1两,远志1钱,白芥子3钱,丹砂1钱,当归1两,白术1两,甘草1钱,麦冬5钱,龙齿末5分。功能主治离魂症。自觉吾身之外,更有一吾。用法用量水

  • 淋病解毒利湿方

    药方名称淋病解毒利湿方处方银花15克,黄柏10克,萆解12克,白茅根20克,茵陈12克,竹叶10克,灯芯4扎,淮山12克,车前子10克,苡米20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主毒热内侵,湿热

  • 和中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中散药方名称和中散处方厚朴(去皮.姜炙)六两,白术三两,干姜(炮)、甘草(炙),各二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不和,呕逆恶心,冷热不调,减食泄泻,腹痛肠鸣

  • 滋肾柔肝汤

    药方名称滋肾柔肝汤处方熟地20克,枣皮10克,山药2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杞子15克,菊花10克,当归10克,白芍60克,甘草30克,何首乌30克。功能主治滋肾柔肝。主肝肾阴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