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126~1202【介绍】:宋代著名藏医学家。又称小宇陀(或后宇陀)·元丹贡布。系老宇陀·元丹贡布第十三世孙。据载,八岁始学医,曾先后六次去印度求学。医著很多,曾用厘定后的藏文增补《四部医典
又称八利。指八种不同类型的痢疾。①《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痢作利,以水谷利、冷利、热利、滞利、积利、疳利、蛊利、休惜利(亦名休息利)为八利。②《普济方》以冷痢、热痢、疳痢、惊痢、冷热不调痢、休息痢、瀼痢、
《不居集》上集卷十七方。乌梅肉二两,巴豆霜(去油)五粒。乌梅肉水煮烂,候水少干,入巴豆,煮片刻,搅如稠糊,取出捣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至十五丸,生姜煎汤送下,不拘时服。治胸膈久为顽痰所害,面色青白浮肿
即金液丹第二方,见金液丹条。
即艾灸补泻,见该条。
见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经来呕吐。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又名肺疔。初生白皰,顶硬根突,破流血水,痒痛兼作,多生鼻孔、两手,易腐易陷,重则腮损咽焦,咳吐痰涎,鼻焮气急,此属肺经毒火而成。治同疔疮;生于鼻者,治同鼻疔。参见疔条。
即回生第一仙丹,见该条。
病名。《医门补要》卷中:“阴湿鼓胀,寒湿留着中焦,清阳不布,满腹坚胀,面黄,不渴,不食,脉沉迟,宜通阳汤。”参见鼓胀条。
儿科著作。明王大纶撰。3卷。刊于1622年。此书重点阐述婴童常见疾患,如变蒸、撮口、脐风、胎毒等病证之辨证论治。卷末附治杂症日用补遗方。作者觅古探今,备考先贤之论,使后学者临证能按症索方,随宜投剂。选